蒙氏教室中,托盘随处可见,一些细小的工作材料,会被放在托盘中。
比如锻炼孩子手指精细动作的二指捏、三指捏、倒、舀、剪、缝等工作材料,都是需要托盘为依托。
这样的设计安排,既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搬运托盘,锻炼小肌肉力量,又可以组合不同的工作,方便整理。
工作毯和托盘,这两个教具的操作与练习,让孩子明白界限感,即在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事情。
也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即所有的东西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取之、用之、要学会归位。
别看这样日常一件简单的工作练习,它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和学习习惯。
当孩子把“工作”的仪式感融入到学习当中,上了小学之后,就会每次在学习桌上,把书本摆放整齐;
所有的科目、练习题归类摆放,自己把控好学习的时间、地点等。
第三部曲:
把给孩子的“爱”适当藏起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子女不懂得感恩?究其根源,孩子不懂感恩,大多却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父母的无私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孩子不会觉得父母辛苦,不容易,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
有时候孩子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过多。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把给孩子的“爱”适当藏起来,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道理。
如果你心疼孩子,那就更应该鼓励孩子做家务。
通过做家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父母每日劳作的艰辛。
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如穿脱衣服、自己洗漱、独立进餐等,都可以让孩子独立进行。
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这么做就对了。
3-4岁幼儿
- 能够在大人的帮助或提醒下穿脱衣服和鞋袜;
- 能帮助摆放筷子,收拾桌椅、擦桌子;
- 能够把自己用过、看过的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4-5岁幼儿
- 能够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和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