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以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
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们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痛苦。”
过于懂事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可能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负重前行。
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写过自己的经历:
我很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
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我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就满意地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对于小小的我来说,从心底里是很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可是,那个年代“懂事”就是给孩子最高的赞美。
我知道只要我“乖”,就能得到大人的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心底,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以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过度懂事的孩子,都是带着伤疤长大的。
他们的世界,从未真正快乐过,甚至有些凄凉。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提问: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差不多4000条回答,几乎都是——不快乐。
有一个答主出生在多口之家,有个不爱吃肥腻的哥哥,打从她记事起,就捡哥哥不吃的肥肉、鸡鸭皮吃,家人都夸她懂事。
每次吃饭,母亲会把肥瘦肉分开,瘦肉给哥哥,肥肉给她。炖鸡的时候,鸡皮给她,鸡肉给哥哥。因为母亲知道哥哥爱吃瘦肉,她爱吃肥肉和皮。
直到有一天,她和邻居家的小孩争论肥瘦肉哪个好吃,才回家尝了一块瘦肉,当时就哭了,那种直击灵魂的美好味觉体验,成为她童年最深刻的回忆。
如今的她,不吃任何肥腻和皮,朋友们都说她讲究,懂得养生。
只有她自己明白,这都是给自己童年时懂事的补偿。
一个孩子,如果没在她孩提时代做过她该做的事情,没有放肆地疯玩过、没有任性胡闹过,没有勇敢说不过......
那么,无论她长到多大,内心都会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脆弱的,一直在哭泣的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