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全文共2404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偶然听到,两位学员妈妈在一块抱怨自己家两岁的“熊孩子”。晨晨妈妈说:“我家宝宝越来越难搞了,今天出门时突然因为没把水果放包里,又哭又叫哄了好半天才出门。
玥儿妈妈说:“这就叫可怕的两岁!我女儿最近也这样,不过好像就针对我,爸爸和她在一起就乖到不行。”晨晨妈一听说:“那我回去也让爸爸照顾试试。”
宝宝到了2岁,从身体到心理都面临着巨大变化,即便再粗心的妈妈的,都会发现这时的宝宝变得“不乖”了,有时他们会把玩具故意扔在地上、拒绝用不喜欢的被子喝水,甚至有些男宝宝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
妈妈们把这个阶段叫做“可怕的两岁”,但未必了解,这个阶段宝宝,其实需要更多爸爸的“关爱”。
2岁“叛逆”宝宝有三个需求
“可怕”的两岁娃,和爸爸在一起,就会变得特别乖?这并不是玥儿妈妈的错觉,在大宝2岁时,我也被他的“矫情”和暴躁搞得非常崩溃。
这时候,先生自告奋勇要陪他一整天给我放假。没想到,当我晚上回来打算听他吐槽时,爸爸却说大宝很棒。
看我奇怪的表情,先生说:“他的需求被满足了,自然就听话了!”那么在爸爸眼里,两岁的叛逆孩子都有什么特殊“需求”吧!
首先,叛逆期的宝宝需要更多的自由。
《你的2岁孩子》中作者指出:2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在妈妈们普遍吐槽的2岁宝宝“劣行”中总是和小朋友抢东西、说“我不”“我要”、一言不合就哭闹高居榜首。
而这些行为都和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相关,正是因为开始明白什么是“我的”,什么是“我想”才会通过和妈妈对着干来表达自我。其实这是在对妈妈说“我需要更多的自由。多一点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
其次,叛逆期的宝宝需要更多游戏。
就像前文中晨晨妈妈所说,2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做不到,偏要做”而情绪崩溃。这让妈妈们提心吊胆,好像陪着一个定时炸弹。
其实,宝宝的崩溃既跟控制不了情绪有关,也有“心有余力不足”精细动作尚不完善的关系。因此,叛逆期的宝宝需要更多游戏,帮助他们发展精细动作和大运动。
最后,叛逆期的宝宝需要边界和规则
除了不断的抵抗管理外,2岁娃的“拆家”能力也在指数级增长。大宝二宝在这个阶段,都喜欢把玩具铺满整个地板,还会在家中“探险”一遍遍打开我的储物柜。
虽然这种行为是孩子的天性,爸爸妈妈应该了解。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遵守规则,家是所有成员共同生活的“公共空间”,即便是叛逆期的宝宝,也要学习收起玩具、不乱翻东西的基本规则。
把小孩子交给“大孩子”(爸爸)
曾有位朋友对我说:“2岁小娃的精力实在太好了,自己每天做家务带娃,一天下来简直累到散架。”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对于妈妈来说两岁宝宝的“战斗力”真得有点让人吃不消。而这正是将育儿大权交给爸爸的时候,对待叛逆期的宝宝,爸爸们简直自带buff。
一方面,2岁宝宝已经积累了足够安全感,妈妈暂时退后,反而会让他们有“独立感。”而这种感觉,正是宝宝所需要的。
不得不承认,在照顾宝宝方面,妈妈比较细心,但也容易陷入过度管理的误区,忍不住去插手管理宝宝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不小心就跟“自我意识觉醒”的宝宝发生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