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本身粗枝大叶的爸爸,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由,这个阶段爸爸多带孩子,不但妈妈可以喘口气,叛逆宝宝也会觉得更轻松。
另一方面,“大孩子”更适合陪小孩子玩
妈妈们总是在一起抱怨爸爸是家里另一个孩子,当叛逆期精力无穷的宝宝需要“陪玩”时,爸爸自然是不二人选。
群里一位妈妈说:“我老公就跟孩子似的,陪宝宝玩球也不知道让着点,宝宝就超过线一步也说犯规让重新扔。”然而这正是老爸带娃的优点。
正如科恩在《游戏力》中所说,想要让孩子理解规则,只要跟他们玩打破规则,接受惩罚的游戏就行了。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爸爸都做得很好,比如有一次我回家,看到哥哥站在墙角,头上顶着一张纸,妹妹拍手大笑,先生则在一旁拍照。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他们玩捉迷藏时,哥哥偷看了。
哥哥也说:“这是一个惩罚,因为我违反了规则。”爸爸们用这样好玩的方式,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却不伤害亲子关系,不是比大声呵斥要好得多么?
这份“六字诀”爸爸请收好
有的妈妈可能会有疑问,爸爸带娃真的靠谱吗?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爸爸带娃和妈妈带娃,完全是两种风格。而这两种模式对于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因此妈妈可以放下焦虑,给爸爸更多信任。如果还拿不准如何对待“2岁熊孩子”,那这三字诀或许会对他有所帮助!
诀一:放手
爸爸带娃的核心优点就是“放得开”,在网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段子,有的人甚至说:“爸爸带娃,活着就行。”因此除了必要的事项,我们不必给爸爸设定太多条条框框,在宝宝安全的前提下,他们玩得开心就好。
无论用柠檬当球踢,还是把掸子绑在娃身上搞“化装舞会”,或是任凭孩子一个人待在书房啃馒头,这些情况看起来虽然有些不靠谱,但却能满足叛逆期宝宝的需求。因此,爸爸要对孩子放手,妈妈也要对爸爸放手哦!
诀二:锻炼
除了“叛逆”之外,2岁宝宝也处于精细动作和大动作发育的敏感期,如果总是把宝宝抱在怀里,或者安静的看书,他们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
在爸爸带娃的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在“带练”上,踢球、弹弓、滑板车、投球都能帮孩子消耗能量。
育儿小贴士:在进行运动时,孩子的大脑和肢体协调能力也在优化,慢慢地他们就很少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颇感挫败的情绪了。
诀三:规则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自由,也需要规则。在这点上,他们往往表现得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强烈。在2岁的后半段,很多孩子会出现看起来很“强迫症”的行为。比如要求家里的物品严格按规矩摆放,比如睡前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准备等等。
这正是孩子将外部规则逐渐内化的过程,因此爸爸带娃的过程中,除了奔放玩耍,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入带有“规则”的游戏,并且尊重孩子的生活秩序,理解他们的“敏感和矫情”。
凌晨妈妈来叨叨:
从某种意义上讲,说叛逆期是孩子心理上和妈妈的第一次离别也不过分。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爸爸及时补位,带来新的养育模式,同时也能给妈妈一定的“情绪空间”,让她更平和地对待宝宝的叛逆。爸爸们,行动起来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宝宝的2岁"叛逆期",也是成长的黄金期,家长合理引导对孩子更好
相关链接2:斯坦福专家:自制力和脑发育有关,2岁也是孩子自制力发展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