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容易受最初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将认识和心态深深固定在某处,难以改变。

父母就是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把锚,哭穷,就是抛下自卑短视的锚。
被穷养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配感植入内心,他们自卑、懦弱、敏感、拧巴,无论以后成为怎样的人,都很难改变这种自我认知。
这种自卑的心理一旦发芽,就会深深埋在孩子心底,甚至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治愈。

网友@洋洋 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我从小是在“哭穷式教育”中长大的。
我爸妈对我哭穷,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会极力否定和谴责我对物质的欲望,他们嘴里的高频语句是:
“看到什么都想买,爸妈赚钱那么辛苦,怎么这么不懂事?”
“为了给你读书,你知道我们赚钱有多辛苦吗?”
“不要跟人家比,他们家什么条件,我们什么条件?”
这种话经过无限次循环,反复念叨之后,像病毒一样在我的心里扎根繁殖,我无时无刻都会觉得:
自卑、没用、我很差、我不值得、我配不上......
我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青春期的衣柜里除了校服,就是每到过年才会添置的一两件棉袄。
那时我不知道什么叫自我价值感,会对周围所有的人慎小慎微,极力讨好,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但是我自己知道,我那种对物质的不安全感和匮乏感,仍然像潜藏在灵魂深处的黑洞,无法消解、避之不及。

就像清华教授彭凯平曾在访谈中所说:
“如果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它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多么悲哀却无奈的现实:
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穷」,真是最失败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