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洁读大学后,贫富差距越发明显,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地外出兼职做家教,补贴自己在学校的费用。
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反而非常阳光自信。
因为她知道,贫穷已经是既定事实,抱怨没有用,只有好好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可见,孩子的富足感,从来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丰盈,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料。
还记得《奇葩说》里学识丰富、思维敏捷的哈佛学霸詹青云吗?
其实,她的出身并不好,甚至早已“输”在了起跑线。

詹青云来自贵州山区,父母都是普通员工,她读过只有两个老师的学校,操场还有同学放的牛。
可即便是这样清贫的条件,詹青云毅然放弃北大的保送资格,决定贷款100万元念哈佛!
这样的格局和气魄得益于她有一个积极乐观、富有爱心的父亲。她曾回忆自己的童年:
别人有的玩具,父亲一个都不少她,还要卖家具给她置办赛道。
我相信,詹青云得到的不仅是玩具,更是满足、爱与自信。
难怪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评价:她贫,但是不穷。

你看,即使家庭经济拮据又怎么样,仍然可以用爱滋养孩子,让他们贫瘠的土壤中也能开出最美的花。
大方地告诉孩子:
穷并不可耻,不必为此自卑,钱确实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具备赚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不哭穷的父母,
都在这样给孩子树立金钱意识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
“好的教育不是哭穷,也不是装穷,而是通过适当的教育,让孩子明白劳动的意义和自我成就的价值。”
比起一味地向孩子哭穷,我们在给孩子树立金钱意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这几点:
1、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鼓励他用自己双手挣钱
面对孩子的需求时,我们要坦诚地回应他,无需卖惨,更不要夸大。
在能力范围内的,尽量满足他;超出能力范围无法承受的,也要让他明白,并不是自己不配,而是暂时的条件有限,需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