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外向的孩子整天闭门读书 VS. 逼内向的孩子整天人前表现,都会令他们感到极大的焦虑和不适。孩子只有在舒适自在的状态中,才更容易打开自己,散发出独特的光。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长相普通、语气平平、表情木然,戴着个硕大的眼镜,站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其貌不扬的鸟鸟显得格格不入。
可是,就是这么看着气场极弱的她,却在一出场就选择了挑战超人气的老演员孟川。原因跟她的个人气质一样丧——“因为我太弱了,不想进车轮战。”
结果一开口,“又丧又嗨”的社恐式脱口秀就惊艳全场,斩获四盏爆灯。
“特别在乎别人的感受,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社恐族的心理状态,被她用一个遇见老虎的段子描写得淋漓尽致。
“即使我现在被老虎咬了,我也很难立刻喊人来救。因为一旦有人来救,我就得跟他打招呼。”
跟人打招呼这事,比被老虎咬了还让她恐惧。
若是此时武松从天而降,她纠结的也不是要不要呼救,而是如何迈出打招呼的第一步:“我该叫他武老师,还是松哥?”
想太多,同样是社恐族的心中的痛。
鸟鸟的社恐式脱口秀被誉为“毫无感情的讲段子机器”。但慢条斯理的摆烂式表演,怯怯的每一句发声,都直击内向的社恐人,让深有同感的观众直呼真实。
全程不断的笑点,又让人爆笑过后引起强烈的反思。
如果不是李诞爆料,没人会想到这个讲话都有气无力的女孩,居然是北大的文学硕士。光彩夺目的名校头衔,与内敛又敏感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她口中调侃的那个内向、社恐、细腻的自己,仿佛就是人群中的你、我、他。
内向的孩子总是被误解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这也是个看性格的时代。
外向的孩子总是自带光环,让人觉得更出众,更讨喜,更大气。而内向的孩子,却常常只能在被冷落、被误会、被训斥中,默默躲起来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