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好处是,没有标准化的考试,没有分数的比较,孩子们可以不断尝试,不用害怕失败。
再来看萨米特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的。

网图侵删
在萨米特的教学中,反思这个部分是重中之重。比如老师会组织学生给同学的作业打分,学生要对作业中的论点、论据等内容逐一给出评价。
当学生全部打完分之后,老师会对打分标准进行校准。
作者认为,这样的方式远远好于老师给某篇文章直接打分,并给出评语。把评分交给学生的模式,就要求学生首先心里有一个评判标准,再去思考他人的文章和标准之间的差距。当学生拿捏不准标准时,就会用心去听老师是如何制定标准的。最终,对标准的透彻理解,能够帮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
老师不仅会组织这种集体项目式的反思,还会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促使孩子反思。
说完了反思,接着来看萨米特如何提升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一个团队中,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工作,但大家整体都服从于团队形成的文化。但问题就在于,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确定这种文化是每个人想要的呢?团队做出的决策是大家达成共识后的统一意见吗?这在任何一个团队都是一个难题。

网图侵删
为此,学校引入了一套决策机制,来帮助孩子们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套决策机制在萨米特成立时的第一个班级就开始了。作者决定将选择吉祥物这件事交给这个班的孩子,让他们一起合作,选择一个吉祥物。
在一个团队中有五种人,分别是决定者,有否决权的人,提议案的人,意见提供者和被通知的一方。
老师们是有否决权的人,有一票否决权。
谁来做决定呢?学生们要自己选出一个委员会,由这几个人在详细了解每一组提案之后做出决定。
可供选择的方案则由感兴趣的同学提出,他们属于提议案的人。提议案的人需要去广泛收集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些被询问意见的同学,就属于意见提供者。而对整件事都不参与,采取旁观态度的人,就是被通知的一方。
老师们教会孩子使用这种议事、决策的规则,让每个人明确在团队中的位置和职责,如果某个人非常关注某一问题,而他又不是决策者的话,他就要想办法去说服大家达成共识,影响决策者。与此同时,他也没必要固执己见,因为拍板的另有其人,这个人是大家共同推举出来的。另外,即便一个人是决策者,如果他在决策之前不寻求共识,那么下次别人就不会邀请他参与到决策中来了。

网图侵删
采取这些教学手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甚至是不被理解的,但学校始终秉持两个观念:竭尽所能和永不放弃,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好的教育,找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萨米特不搞面试,不筛选学生,竭尽所能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