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非常耳熟能详的古老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它是指人只有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不过最近几年我也会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功是成功之母,就是说只有成功了才会更成功(结尾有福利)。

崇尚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人是非常害怕,失败或者对失败有着巨大的误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面对失败的问题,两种思维模式对失败有着天壤之别的理解,我还是喜欢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首先它是历史的经典、经验、源远流长,另外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它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一种很典型的体现,不怕失败、坚信成功。

怎么看失败?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直接把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为一种身份,一个失败者,成为自己的一种符号,这种思维甚至会扼杀掉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型思维模式者面对失败、勇于重新努力,并且获得了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从失败中的获得丰富而富有意义提升。

两思维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因为失败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另外一个人却因为失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的呢?
比如说,同样参加单位的管理层领导的竞聘,别人成功了,你失败了,当你见到别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会不会在想他是胜者,我是败者,我很失败,我的职业生涯没有前程了。
比如说,当你面对孩子的不理想的考试排名时,你会不会再想,这孩子完了就这样了,然后怒气冲冲地冲他吼叫,从来不去帮助孩子仔细分析试卷,其实你的态度已经让你的孩子在稚嫩的年纪就对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他也会成长为一个固定思维模式者,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是这样,很不幸,这就是典型的思维模式下的失败的意义。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失败是需要你解决并从中学习和获得提升的问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却认为失败的行为就是对自己是一名失败者的定义,从此风光不再。

面对失败,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抑郁程度更高,因为他们会反复地思考自己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认为挫败证明了他们的无能、没有价值,基本上可以说他们是在用这种想法不断地折磨自己,所以抑郁程度越深,越不会采取行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就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那么是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就没有抑郁症呢?也会有深度的抑郁症,但是他会更加有动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去面对失败,而且得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较小,或者他更加容易被治愈而重新积极生活,因为他们不是特别敏感,他们具有十足的钝感力,所以一次的失败并不证明自己就是失败者,用的积极心态,通过学习调整,解读《终身成长》,收获思维模式,从智力提升、转变思想、成功因素,超越自我等,共30章节,达改变思维模式,终成成长,目录如下:

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也不会对自己贴上标签,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福利:感谢您的关注,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资料,建议下载30节音频收听。获取方法:关注+评论+转发,点开头像私信666,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