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己、经营关系、正确努力、实现改变。今天我们来聊聊到底什么才是做自己?怎样才能做自己?(文末有福利)

一直很想吐槽一句话,这句话是:“做好自己是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烦恼的原因都来自这里,在意别人认不认同自己的想法,在意别人觉不觉得自己差劲,在意别人是否质疑自己的选择,每次发现自己在意的时候,就会烦躁、会气愤,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做自己呢?

到底什么是做自己呢?先说什么不是做自己,如果自己被他人的看法影响了,并且选择了妥协和屈从,没有听从自己的意愿,那我们就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别人。
一直觉得做自己是一个伪命题,自己是什么呀?如果说真的存在一个自己,那么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可以确定的共识是,自己一定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想法、价值观、思维都是在不断更新,它是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真空环境中,在我们圈地自盟的结界里自由生长的吗?我们都知道不是,我们需要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情,从中学习、反思、内化。

所谓自己,其实有这样的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觉得认识了很棒的人,那么就很想学习对方身上好的品质,我们觉得这人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葩,那么就会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可以说作为自己是由我们遇到的每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我们造成了影响。
所谓自己,不过是将众多他人的想法进行混杂和融合之后的自己。每个人的自己都是被建构、被规训出来的,学校、家庭、补习班、邻居、文化活动等等,我们听到的一切话语,以及我们与这些话语之间的对抗或顺从的反应,种种主动的模仿、种种的潜移默化,最终定义了我们这个人。

现在你还觉得做自己是最高的人生标准吗?如果说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根本就无从成为今天的自己,如果没有周围人的折射告诉我们止于哪里,别人又是始于何处,我们将无法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司汤达曾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但独独没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诞生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之中。我们对自己和外界的概念必须依托于某些标准而存在美或丑、善或恶、努力或者堕落,标准会造成很多限制,但我们必须有标准,否则没有办法在合理的框架内行事,正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以及当前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再加上权力等等的综合作用,共同定义了我们赖以行事的标准。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从根本上就是有逻辑错误的!看到知有欧阳丽说:“难道和氏璧没有得到楚王的认可,它本身的价值就降低了吗?它本身的价值就降低了吗?”,好像是在证明自身的价值不会因别人的看法而有所改变,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真的是这样吗?和氏璧的价值其实是符合当时,也包括现在的世人,关于价值的标准的,当然并不以楚王一人的好恶而有所改变。
所以我们是否优秀,我们的选择是不是明智,我们所做的事是不是有意义,本身就是需要某种标准进行衡量的,如果说没有外界的看法,我们寸步难行,根本无从进行选择,当然不是要跟你说,没事,你就在意别人的看法吧!你就去依据世俗的标准做事吧!

做自己是个伪命题,但也是个真命题。如果我们在对他人的看法的顺从和对抗当中有主动选择,并且逐步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这一举一动,那么也可以说是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