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看到太阳在南美洲落下
供图:NASA
臭氧,
氧气的兄弟,
二者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单质,
但“境遇“却千差万别。
1771年,氧气被人工获得,
臭氧尚未被发现;
1777年,氧气被命名,
臭氧还是没被发现;
1785年,氧化学说已提出,
臭氧被发现但没被重视;
1840年,
距氧气命名人拉瓦锡去世已有46年——
臭氧才终于拥有姓名。
今天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我们来聊一聊臭氧这个“小透明”。
地球臭氧层的横截面,由Suomi NPP卫星上的臭氧制图仪剖面仪测量。
供图: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臭氧在浓度较大时是淡蓝色的气体
“我觉得十分愉快,肺部的感觉好像和平常呼吸空气一样,没有什么不适。”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描述的不是臭氧,而是氧气。那么臭氧又是什么味道呢?
趁着最近降水较多,可以去户外“品味”一下。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只穴居猫头鹰正在抖雨
摄影:WILLIAMKLEINFELDER,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在雷电的高压作用下,空气中的氮分子和氧分子被剥离而产生了小规模、低浓度的臭氧。这就是雨后清新空气的成分之一。此时的臭氧可以令人精神振奋。
所以臭氧真香?
也不能这样说吧。
其名称源于希腊文,意为气味难闻。
实际上它还真有独特的鱼腥臭味;
而且高浓度臭氧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不仅气味难以忍受,而且还会引起疲乏、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为什么还要保护它呢?这就必须要提到距地表20-50公里高空、地球外的一把大伞——臭氧层。
臭氧层就像地球的防御盾,把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强度降至安全级别,使地表的白天不至于过热,晚上不至于过冷。同时,它还具有加热作用和温室气体作用。如果没有臭氧,世间的生灵将无法生存。
法国南部的海域聚集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但若没有臭氧层的保护,这样的户外活动无异于自杀。
摄影:BERTRAND LANGLOIS, AFP, GETTY IMAGES
然而1974 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两位化学家Mario Molina和Sherwood Rowland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氯氟烃 (CFC) 气体对臭氧层的威胁;1985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巨洞更使地表的紫外线指数达到危险级别。
科学家Sherwood Rowland和Mario Molina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中说,人类产生的氯氟烃正在损害臭氧层。
图源:ozone.unep.org
由此,
浩浩荡荡的臭氧保卫战拉开帷幕。
1987年9月16日,《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
图源:ozone.unep.org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图源:ozone.unep.org
1999年,《蒙特利尔修正案》正式生效
图源:ozone.une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