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2岁就能学的手掌触感艺术画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02 手掌   孩子   喜欢   创意   想象力   恐龙   涂鸦   手指   全世界   时期   爸爸   阶段   妈妈   宝宝   艺术   更多
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宝宝的手脑协调发育会经历4个不同阶段直至成熟,通过观察宝宝的画作,我们可以看出宝宝的心智发育水平。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阶段1:偶尔或乱画涂鸦时期(1-2.5岁)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时期孩子的肌肉逐渐开始发育,此时宝宝画出的线条其实是手臂和肩膀的简单动作留下的痕迹。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要多鼓励孩子做各种大动作,比如伸手取物、手指点点、大步走路等,多进行些简单的绘画练习让孩子的肌肉在日常中得到锻炼。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喽爱豆作品展示: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个作品里,孩子是怎么创作的呢?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宝贝虽然手臂精细动作做不好,不过好奇心一点也不少,她看着五彩的银盘会直接用手去抓,在妈妈的引导下,会重复的使用手指在印盘里点点点,然后在画纸上随意的点点点,你看,这样一个五彩的气球竟然画出来了,小朋友的专注力时间很短,拿出手机给孩子拍几张照片,她会好奇的过来看,看到自己画画的样子很好玩,然后自己又跑到小桌前开始点起来,最后用笔画几条随意的线条代表绳子,在妈妈的帮助下贴上瓦楞纸代表小筐,这样一幅飞天的热气球就完成了。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发现了没?宝贝在这个阶段完全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她更享受手指动作和颜色带来的快感,她们喜欢这样的方式。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节课是运用手指的印画技巧,尊重孩子简单动作的能力,我们用简单的动作和颜色激发孩子去训练手臂发育,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心理体验。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是第一次用手指印出简单的图形,不过别担心,后面还有升级的作品会反复应用,直到孩子熟练掌握。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比如: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蚂蚁搬家忙 、红梅花开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多的创意绘画,都在哈喽爱豆的艺术盒子里,期待小朋友去发现哦。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阶段2:受控制的手掌绘画涂鸦期(2.5-3.5岁)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时孩子的涂鸦已经受到视觉的控制,宝宝开始能有意识的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弯曲杂乱的图形了,在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孩子慢慢发现有些图形是可以通过手掌控制的,接着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体验。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不要太急于求成,只需要根据宝宝的喜好引导他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提供丰富安全的涂鸦工具就好了。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喽爱豆作品展示: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个作品里,孩子是怎么创作的呢?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用海绵笔在画面的4个位置随机画好石头后,重头戏来了,手上涂好颜料后,手轻轻的压到纸上,再动一动,看看会放生什么?嗯,看起来还不错哦。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用手指肚印出恐龙的脖子和头吧。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继续用海绵图形在上面贴上一排,你看,宝贝做起来虽然很吃力,但是依然在坚持,也许他也好奇恐龙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吧。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后我们用棉签给恐龙画上脚趾,加上眼睛吧。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下一幅具有童趣的、活灵活现的恐龙出现了吧!这和绘本书上的恐龙一样好看吧,哈哈。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发现了没?在孩子创造过程中,孩子一直会惊讶于颜料在自己手掌上的感觉,为什么神奇的手掌可以画出这样好看好玩的画呢?孩子一定会嚷嚷着:“我还要画,我还要画”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节课是运用了一个手掌加一个手指的印画技巧,同时也尊重孩子对图形变化的认知需求,比如恐龙的脚就是长长的,这就像他绘本书里走出来的一样。孩子并不在乎恐龙的脚有多长,他更开心于这个体验的过程。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多类似的绘画作品: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个手掌可以变成《空中的城堡》,可以变成《圣诞老人的胡须》,可以变成《考拉》MjJ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多的创意绘画,都在哈喽爱豆艺术盒子里,期待小朋友去发现哦。

相关阅读:

  • 手掌是哪里(为什么22岁以下不能看手相)
  • 手掌疼为什么(双手手掌刺痛是怎么回事)
  • 手掌为什么疼(手掌疼代表的内脏)
  • 为什么手掌会脱皮(手掌脱皮缺什么维生素)
  • 为什么不能比手(男女手掌大小对比)
  • 手掌发红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整个手掌发红)
  • 不一样的成人礼
  • 黄晓明再登杂志封面难掩帅气,手戴戒指表明感情现状
  • 体内有寒气的人,身体常有哪几种不适,4个方法驱寒养阳
  • 什么是贵妃镯,为什么叫贵妃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