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作业写完了,有补习班的作业;补习班的作业写完了,还要练琴、练舞,学习各种艺术特长。一天下来,留给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这就让他们对“抓紧时间”这件事没有任何期待——反正做完作业也不能玩儿,磨蹭、拖沓还可以让自己少做一些事,何乐而不为?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要去厕所,要不然就是扣手、转笔、发呆,一副誓将“拖延”进行到底的样子!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磨蹭”,并不是孩子做不到迅速,而是他们反抗家长“压迫”的一种手段。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4经常批评孩子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一种情况,让很多孩子出现了“拖延”的问题——作业题目不会做,或者父母安排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完成。直接告诉爸妈,有可能会招来一顿数落或指责:“怎么别人都会,就你不会?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笨?”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父母平日的态度,导致了孩子宁愿被认为是“磨蹭”,也不想开口向爸妈求助、被他们批评。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几件事,让孩子不再“磨蹭”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博士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孩子只有按到自己能有主导生活,并获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时,才能产生“自主性”。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也就是说,只有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动自发的行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拖沓、爱磨蹭的毛病。很多教育专家也总结出了一些好方法,有需要的爸妈们可以借鉴尝试一下——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1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计划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想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首先就要让他们认可每天的日程安排。所以这个计划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商量后,一起制定的。只有孩子愿意按照计划去执行,才能避免他们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而出现拖延的举动,并且帮助他们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建议每天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在这个时间段内,只要孩子不出格,家长都不要干涉。另外,孩子年龄、性格、专注力和自制力都不一样,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和玩耍的时间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2不要反复催促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频繁的催促,不仅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有可能模糊孩子的时间观念,将做事标准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变成“你不催我就不做”。建议爸妈在提醒孩子时,尽量做到语言简练,不要反复唠叨,说一遍就可以了。例如:“儿子,现在是7:50,别忘了8点准时开始练琴。”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3奖惩一定要分明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计划制定后,家长要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每项计划。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因为自己磨蹭而完不成,那么在可控的范围内,也要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举个例子:如果数学作业计划半个小时完成,孩子只用了20分钟就写完了。那么这一天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就可以增加10分钟。如果孩子磨蹭,导致半小时内没有做完作业,那么家长就不要让他继续做了。不管孩子第二天被老师批评,还是罚站,都由他自己去面对。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4少批评,多鼓励
cME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批评他们。这样做只会让孩子遇事不敢向爸妈求助,自己瞎琢磨,反而降低学习、做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