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都会死的吗?如果孩子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心跳停止,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举行葬礼,人们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从此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而这就是终极死亡。
——电影《寻梦环游记》


在《寻梦环游记》中,导演点破了我们时常在逃避提及的话题——死亡。
就如他所说:“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忽视它的存在,不敢相信。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它、经历它。这个既残酷又很有力量的现实,我很自豪我们从来没有隐藏过它。”
电影《寻梦环游记》其实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让我们不禁陷入思索。
死难道全无意义,只有悲伤和痛苦吗?
对于家庭教育,是否应该让孩子早早的了解死亡的意义?
了解死亡的意义有什么价值呢?
如果我们从小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能够正确面对死亡,那么,就会在死亡到来那一刻,让内心得到一个安宁。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死亡教育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教育。
2
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总是牵动着大家的心,“死亡教育”这个话题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无论是生命教育,还是死亡教育,目的都不仅仅是要教育孩子安全第一、不要自杀,而是更要有意义、有价值地活着。
为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和孩子深入沟通。

促使孩子尊重并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这是品德的根本。
因此,我们的生命教育的第一堂课不应该只是好好活着不自杀,而是尊重珍爱每一个生命。
能尊重所有生命的人,自然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那该怎么告诉孩子什么是生命?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孩子了解:
1、通过图书帮助孩子了解人类生命的过程:出生——成长——死亡。
2、去医院探访新生儿。一起看B超图和照片里的小宝贝。告诉她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小小的,像植物的种子一样,都有一个长大的过程。
3、介绍生活中所有的生命。为孩子介绍路上遇见的花草树木小动物,遇到她感兴趣的动植物,和她一起去查找它们的名字,并告诉她:它像我们一样都有生命。
4、带着孩子种一株植物。感受植物的生发,通过自然的循环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同时,通过照顾植物也会让孩子对生命更爱惜、更尊重。

感受生命的价值
刚才我们说的“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其实就是保证活着。但在保证之后,我们究竟要怎样活着?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