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孩子的爱好,即使她与你所希望不符。
真正的爱好可以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快乐,而生活的快乐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尊重和支持孩子的爱好,不过分要求孩子去接触他不喜欢的东西,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2、帮助孩子寻找梦想,并鼓励他行动起来。
当孩子说想做医生时,就为他提供“医疗玩具”;当孩子说想做模特时,就带孩子去看T台秀;当孩子说想当太空人时,就为他买太空探索的书……
其实当孩子最初有一个梦想轮廓时,就是在给我们帮她寻找梦想的机会,带孩子深入的去了解、行动、实践,这个梦想才机会成为真正的梦想。
3、全面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重要的是能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准确的定位。这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重要原则。

正确看待生命的逝去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避讳谈论死亡的,如果不是遇到这类问题,这个话题没有人会主动提出。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往往无从下手。
然而,小到宠物的死亡,大到亲人的离去,如果家长过分回避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悲伤情绪没有进行正确疏导,就会让孩子产生对死亡的不正确理解,甚至引起恐慌。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问你关于“死亡”的话题时。你一定要直接了当地跟孩子谈论死亡,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答案。
不要用宗教或者神话中的天堂地狱等传说故事来解释死亡。
如果采用这些模糊的方式,虽然很简单,但也很容易产生困扰。因为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只会陷入更深的疑问,从而无所适从难以自拔。
家长可以这么做:
带孩子参加告别仪式。
引导孩子发泄心里的悲伤,并接纳孩子的悲伤,不要排斥孩子的哭泣。
一起回忆美好的过往。
给孩子留下用来想念的物品。
相信孩子能够理解和面对。
最重要的是:
当大人真正正确面对时,孩子才会正确面对。

因此,不要对这件事情避而不谈。当大人在看待这件事时,不带着恐惧、漠视时,孩子也就不会这样去看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