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业父慈女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经过N次“实践”后,丁教授彻底“认命”了——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看,即使是"不平凡"的父母,也无法避免孩子就是个“普通人”。

NO.2
想不“普通”有点儿难
在张锡峰的演讲中,他还提到一件事:
他承受不了“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期望,还辜负了曾经受过的苦难”的心理落差。

也就是说,在张锡峰心中,只要付出就一定要获得预期中的回报。
但在现实中,这种“等价交换”是根本不成立的。
网上曾有个家长发帖求助: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个,是不是不够?
结果点赞最多的回复是: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大批的家长不惜砸锅卖铁,疯狂“鸡娃”。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我曾看过这样一组数据:
目前我国高中平均录取率在56%左右,而本科录取率不到50%;
在考上本科的孩子中,一本只占6%,而211大学只占2.41%,985大学只占0.79%……
单看学历,绝大多数孩子早已在受教育阶段就被归入了“普通”之列。
虽然很扎心,但这就是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