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完成一份“作业项目”![](/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69b2008e1d130b1f.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17693c2dcd667672.jpg)
经常会有假期一直玩,到了快开学的几天才拼命赶作业孩子。
但是很多孩子其实是因为年龄小、缺乏规划意识,不是故意不想做作业。所以暑假第一天,家长要帮助孩子过一遍假期作业单,明确了一共有多少内容。
然后再带着孩子做一道“数学题”,计划好暑假一共有几天,把这些作业内容拆分到假期每一天的实际作业量是多少。
孩子每天都必须完成这个最小单位工作量,这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实际上,孩子心中的“作业大山”落实到每天,作业量并不大,只要坚持下来,孩子自己能够主动完成每日作业量,就不会再有那么强烈的排斥心理。
这样的拆分不仅把任务落实到了日常,其实也是早期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的锻炼。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69b2008e1d130b1f.jpg)
04
建立“时间银行”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观看视频的时间怎么控制?
孩子放假在家,闲暇时间变多,视频观看时间自然而然会延长。
所以一定要制定视频观看原则,除了网课以外的视频休闲娱乐时间,每天不宜超过1.5小时,年龄更小的孩子,观看视频时间还可以酌情再短。
遵循20-20-20原则:连续看视频20分钟以上,抬头往20英尺(6米左右)远处远眺,保持20秒。
家长还要提出“时间银行”的概念。也就是,孩子在那些“必选项”要做的事情里面,可以先制定“计划完成时间”,如果提前完成了,那么他的“时间银行”就有了“存款”。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zi/17693c2dcd667672.jpg)
比如,上午完成假期作业,计划用时45分钟。结果孩子只用了35分钟,这省下的10分钟,就是他的“时间银行”的“存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