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孩子在看完一本书后,从来不会跟父母和小伙伴交流、分享,也很少去思考、分析书中的结构、情节、中心思想以及语言逻辑等问题。
然而,不管是思考、复述,还是分享、探讨,都是加深孩子记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在锻炼他们的理解力、概括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如果缺少这些步骤,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遗忘他们所看过的东西,之前所花的时间、精力就都白费了。
3提高“有效”阅读的方法家长愿意让孩子多读书,其目的还是希望他们真的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因此,教会孩子有效阅读,远比催促他们“多看点书”更为重要。
在这里,我想分享几个提高孩子阅读效率的好方法:
01帮助孩子“降速”
阅读速度过快,是导致孩子无效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帮助他们“降速”是很有必要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书读得熟了,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与其催孩子多读几本书,不如让孩子反复阅读一本好书,彻底将它“吃透”。
比如读第一遍通读,解决书中不认识的字和词语;读第二遍时,思考、解决第一遍时发现的疑问;读第三遍时,可以摘抄一些书中精彩的描述、情节、金句等。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看书时大声朗读出来。这样既能提高阅读流畅性,还能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02注意标点符号
很多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会忽视字里行间的标点符号。
我们之所以要使用标点符号,是因为它们会对文章的结构、语气、含义起到重要作用。使用不同标点来分句,甚至能够改变整段文字的意思。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梳理结构,理解书中内容和作者的情绪。
03让孩子复述看过的内容
掌握某种知识,需要经历“输入”—“输出”的循环过程。如果说阅读是知识的“输入”,那么分享、交流就是在做“输出”。
因此,当孩子看完一个故事或是一本书之后,一定要让他们复述一遍书中的内容。家长可以主动和孩子讨论书里的内容,鼓励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04
坚持做读书笔记
真正有效的阅读,是一定要“读”“写”相结合的。而让孩子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书中哪个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原本某个疑惑,是否通过读书找到了答案?
……
通过读书笔记,孩子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有效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推荐一个做读书笔记的小技巧:
第一步:先看目录,了解书中的内容大纲。
第二步:根据书中的梗概,预设一些相关问题,然后带着疑问去书中寻找答案。
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