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为什么会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

先引用一个经典实验: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经过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已是16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理学之延迟满足效应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实验最后反映出了一个心理学效应:延迟满足效应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什么是延迟满足效应?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效应。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3岁看到老,这个说法是有来源的,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岁看到老背后的心理学逻辑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我们想想小时候的孩子是可以慢慢引导为自律、自我肯定、充满信心的。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家长以及老师,一定要早期培养引导孩子成为这类人。但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1. 延迟从1分钟开始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培养孩子的初步自控力,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否则时间过长或令孩子沮丧,最终放弃追逐目标的信心。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2. 等待过程中不要过分关注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小时,可以通过监督来完成,当孩子慢慢长大,就需要放手让他自律,不要过分关注。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后天是可以改善自律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律的人。
MrB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现实中的鱿鱼游戏实验:小学生变得邪恶,部分真相却被研究
  • 黑太阳731人血马血互换实验,实验者全部死亡(身体排异反
  • 幼儿园开学,孩子哭和不哭哪个好?科学实验告诉你答案
  • 你知道怎么证明地球自转吗?一根线一个球就可以,究竟怎么
  • 两个人一起生活久了会越长越像吗?
  • 《无价》读书笔记2
  • 缺爱人设,悲情恶魔,漫威不一样超级反派魔多客
  • 很想陪你们慢慢变老
  • 也许,敢于尝试,才是真正的青春
  • 万事开头难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