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法掌握阅读技巧,虽然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无力和贫穷,但现代社会已经对无力和贫穷格外宽容。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不像物质匮乏的时代,无力和贫穷的惩罚可能就是死亡。
如果不想一直停留在无能为力和贫穷的阶段,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一定要掌握阅读技巧。
好的行为是这样的:系统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概念和决定,最后转化为行动;actions需要更多的系统信息,再次纠正概念和决策,进行下一步。这像引擎一样驱动着生活。
系统地获取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阅读是系统获取信息的最好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一本书之所以有300页或500页,是因为一个完整的信息展示需要这么庞大的系统。你需要通读这么多页才能理解它,得到它,最后才能使用它。
一本书的主题很短,看过理解的人3分钟就能读完,你也有很快拿到手的错觉。我什至可以告诉你现在整个经济学的结论:产权至上。连标点符号都只有5个字,5岁的孩子都能记住。当然可以,但是你不能用,没意义。
如果你通过苦读掌握了“产权优先”的系统信息,那么它将成为一个高效的分析和投资工具,你马上就会知道限购限贷是错误的,他们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最终使穷人更穷。为什么有那么多穷人为限购限贷欢呼?是因为没有阅读能力,思维没有正确的分析工具。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迷雾,阅读技能是GPS,没有它,你一定会迷路。
读书不难,只要多练,人人都能掌握。它类似于长跑。每个人都有一口气跑万米的潜质,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做到。然而,世界上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跑完10,000米。他们可能也想跑步,也知道跑步的好处,但他们从不训练,或者训练的强度不够得到这项技能,逼着他们跑10000米是有生命危险的。
阅读训练的原则如下:
没有其他人可以为您阅读。内容总结,专家解读,再精彩,也只是给你一个索引。读书如吃饭,必须自己吃完。不吃就看♬,还是会饿死的。
太容易读是不读♬。一天看1000条社会新闻,或者一辈子看1000本代入感很强的廉价言情小说,都不算读书,只是不断地需要即时满足,刺激大脑沉迷于当下的快感,这是一种智力上的自我伤害。
想看一本难读的书。它需要你时不时地停下来想一想它的道理,30分钟后它会让你疲惫不堪,它会让你想放弃。这就像长期跑步时的心肺压力,它会一直存在,直到你跑完为止。那些你明知道很好,但只读了三分之一,只读了几十页就放弃的书,是比较难的书。
阅读时不要拘泥于形式。纸质书、手机、Kindle都有利于你的阅读,形式多样,让你离阅读更近。媒体很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但看完之后,这些有利于你的阅读,阅读更方便。爱读书的人不会攻击技术,更不会责怪技术。
书一文不值。我经常买一堆书。当然,其中也会有烂书,我评的烂书就扔进了垃圾桶。那些我喜欢的好书,到头来可能会被折磨得支离破碎,上面有茶渍、酒渍、粗糙的潦草字迹。不幸的是,如果它们丢失了,我不会心疼,只是再买一个。书籍几乎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商品。一个有一辈子本事的人,只能卖给你几块钱、几十块钱。除非你被困住了,否则不要在书本上省钱。
少即是多。这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积少成多,一天读10页很少,一年是3600页,就算偷懒60天,也有3000页,300书页数,你读了读了10本书,或者读了10遍,就赢得了99%的中国人。读书难吗?有很多竞争吗?一点也不。二是好书一定要精读,不怕读慢。核弹不追求数量。签了100本书的人不一定比读了10本书的人聪明。
记笔记。你喜欢什么,你的想法,你的看法,就写下来吧。在电子时代,纸和笔这两个老朋友,依然是思考的好帮手。
在人类发明大脑植入芯片或服用药物诱发大脑化学反应等新的学习方法之前,阅读仍然是最经典、最繁琐、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想要变得更聪明、更强壮、更富有,不读书都是巨大的弱点。
从最基本的阅读技巧开始: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原作者:连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