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干货|别急着让孩子学画画,你可以先这样做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05 幼龄   手眼   干货   海绵   线条   涂鸦   火箭   很大   多种   家长   颜色   兴趣   形象   东西   宝宝   孩子

画画涂鸦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以及想象力等,还能提高审美。那么就看到有家长问:“画画要不要教?几岁开始教比较好呢?”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低龄宝宝不适合过早接受所谓的系统的画画教学或培训,对于他们来说,画画不是“教”,而是要引导,激发起他们画画的兴趣和欲望,想要做某件事情之前就必须要爱上它,这样才能有动力。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对画画涂鸦没兴趣,该怎么办?

画画没有标准答案,孩子爱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画得好还是不好。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的画画技能一般会经过几个阶段▼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意识地画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把笔握住了,不是说那种正确的握笔,可能是一整个拳头把笔握住的那种。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笔跟随孩子的手臂运动而在纸上留下痕迹,至于留下了什么样的“画作”,根本不需要在意。孩子就是在对手中的笔留下的线条中感受到对身体控制的快乐,或许宝宝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由此产生兴趣。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给宝宝提供安全的纸和彩色笔,然后陪伴在身边就可以了,不要干涉宝宝画得怎么样。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能画出有力量的线条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2岁半左右的宝宝精细动作有所发展,小手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了。这时宝宝画出来的线条虽然还依然是不规律和无序的线条,但是看起来有力量多了,宝宝的意识是在笔上并且是在有意识地控制着笔的。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干扰宝宝的“作画”过程。画完后,可以问一下宝宝画了什么,宝宝会给自己的作品命名,赋予一些含义,但是其实可能我们看到的画和他说的完全没有一点关系(狗头)。尽管画得不像,我们还是要鼓励孩子哦!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真棒!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哇!画得太像了!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孩子的自信心,捂着良心也要夸下去!!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目的地画画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3岁半的宝宝拿起笔的时候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画什么,能画出封闭的圆圈个各种线条。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宝宝可能会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我要画一朵花~”画完后会跟你讲解:“你看,这是一朵花,这是叶子,这是……”我们只需要耐心地听,并且时不时附和就好了。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现具体的形象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宝宝到了4岁终于可以画出具体的形象了,仔细观察大部分孩子可能发现孩子们会把自己脑海中的东西画得很大很大。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家长,我们先不要让孩子去临摹照画,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让孩子凭自己的印象把东西画下来,还可以自己想象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画下来,鼓励孩子思考和创作。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⑤画面越来越丰富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在纸上同时画出多种形象了,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可以由多种形象组成一幅丰富的场景。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我们不能在旁边絮絮叨叨:“你这个不是这样画的,应该这样……”可以让孩子给我们讲讲画里的故事,多给孩子准备各种材料的绘画工具,像是黏土、水彩、颜料等等,鼓励孩子尝试一下。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通过画画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对于幼龄孩子来说,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和体验才是第一位,孩子的能力就是在这过程中一点点潜移默化地积累的。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趣的涂鸦玩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DIY涂鸦火箭▼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看似平平无奇的几块纸,其实可以变成一艘火箭哦~aYy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说明书来进行折叠和拼插

相关阅读:

  • 宝宝阅读启蒙不能错过的关键期,父母越早知道,孩子越幸运
  • 种草
  • 孩子在学习上有没有“出息”,眼睛就能看出大概,无需等到
  • 孩子聪不聪明,从小手上就能看出来,手上有2个关键信号很
  •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 孩子智商高,从手部就可以看出来,这3个手部信号占1个就偷
  • 宋井桃源:孩子一定会“哇塞”
  • 一般情况宝宝多大能翻身、会爬、走路、说话?看完这张图
  • 怎样在家里给儿童自闭症孩子做感统训练呢?
  • 千条万条致富路,不如农村低保户。为什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