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情况,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8、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没有弄清题意、题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问的问题就急于下笔,结果答题出错或答非所问;或者看到题目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类似,不认真思考就给出答案,其实题目的条件、问题、考察的角度已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答题,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开始答题。记住:稳扎稳打,欲速则不达。
9、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误的内容。
高考宝典第四条:报得巧!
俗话说:考得好,还要报得巧。那么,家长怎样参与填报高考志愿呢?可以从上届考生中借一套填报志愿资料(即大厚本)仔细研究,也可以从互联网查阅比大厚本更新、更翔实的高考信息。可以进入每所大学的官方网站,查阅您需要的各种资料。
填报志愿的正确思路:
1、综合考虑孩子兴趣爱好、学科偏好,以及几大能力的强弱与专业的匹配度,还有性格特征和未来职业的匹配度。
2、先确定孩子适合的几个专业,再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考虑一下就业问题!
3、再根据孩子大概的分数水平去研究开设了相关专业的10-15个左右大学,家长的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4、可以根据孩子的平时成绩,围绕上面确定的几个适合的专业(对应的未来就业也不错的)制定高中低3套学校预备填报方案(根据孩子的几次大考成绩随时调整)!到真正填报志愿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