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高考都会迸发出一大批黑马。
他们平时成绩可能并不理想,绝大多数人甚至还只是中等水平,但却能够在最后的战场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时,黑马的产生,让全校老师大感震惊,就连考生本人也不敢相信。
一个人的成功,并非是无缘无故的。
高分在高考中真的很难考到吗?
难与不难都是相对的,我们来看一下高考分数的构成:总分750分,按照每年的《考试说明》要求,以及历年试卷分析,高考各类题型按照难度比是3:5:2(易、中、难),有些地区是5:3:2,也有些地区出现4:4:2,这就是说,难的题目基本上占20%,这是相对固定的,而剩下的80%分数属于简单和中等难度题目。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简单、中等分数分布大体以考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衍生应用为主。高考难度基本上能按照试卷顺序从低到高排列,只有个别选择、填空题属于难点。
那么,我们既然知道高考中600分在试卷中的分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一个学生肯学,愿意努力,找准方向,找对方法,那么是完全可以拿下这600分的。在全国考生中,毕竟尖子生所占的比例也较小,绝大多数学生的竞争都是在这600分中来比拼。
图片
中等生分数不高的原因
如果非要给中等生定义的话,我们觉得不特别必要用分数来衡量。中等生绝大多数是自己认为“再努力一把”就可以前进的学生,关键点就在这“再努力一把”。虽然到了高三哪怕是最后一个学期,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目标,肯努力,那么就能迎头赶上。
中等生其实有能力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把属于他自己能力范畴内的分数丢的一干二净:
1. 基础不牢固
一部分中等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从高一到高三整个基础体系不牢固,随着教学进度(有些学校赶进度,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赶不上,课也听不太明白,于是随着复习章节的深入,反而觉得自己越拉越远。在每次考试测验下,成绩不高是必然的结果。
2. 学习不讲究方法,复习没有规划
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哪怕是对课本基本熟悉,但是不讲究学习方法,复习没有规划,不能及时补缺补漏,一般是复习哪里算哪里,没有形成自己的复习体系。被动的跟着老师走,明明认识到这个章节没有掌握,心中还有疑问,但是总想留到以后解决,随着复习的进度加深,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初的问题早已忘记了。
于是复习一轮后,由于没有规划,导致疑问叠加,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动力,导致成绩不能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他确实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复习自己不懂的部分,但是不讲究方法。学习一旦没有进步,必定是方法出了问题,主要是缺乏指导,欠缺“临门一脚”,于是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
3. 做题、考试时照本宣科,不能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