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一场“三聚氰胺事件”让我国的国产奶粉口碑降至冰点,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如今,湖南郴州多名孩子因为食用假的“婴幼儿奶粉”,“大头娃娃”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一事件受到了各大媒体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调查发现,让宝宝们出现这种状况的“倍氨敏”,其实并不是奶粉,而是“固体饮料”。
另外,根据调查显示,2019年底,郴州就曾出现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的事件,婴幼儿长期食用导致出现头颅肿大、发育迟缓等。

但与我们想象的略有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并不只是“倍氨敏”本身的问题。
“倍氨敏”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委托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蛋白固体饮料,涉事产品均有生产厂家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并附有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出具的监督抽查检验合格报告。
而该母婴店,在销售过程中将“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宣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用虚假的宣传欺骗消费者。

目前,涉事的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已暂停营业,2名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被免职。

特医奶粉,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等人群对营养素的特殊需求,专门加工的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医奶粉必须经过国家部门的批准注册,在包装上也都会有明确的显示。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标识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氨基酸营养粉”、“无乳糖营养配方粉”等,并称是用于“过敏宝宝”或“无法食用乳蛋白及多种食物蛋白人群”等的固体饮料,它们并不属于“特医奶粉”。
这些固体饮料,在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上与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都相距甚远,连奶粉都算不上,根本无法满足孩子发育所需。
本次事件中涉及的倍氨敏,就是一款固体饮料。

它能让这么多家长受到蒙骗,重要原因在于产品包装及销售人员的“忽悠”。
从外观上来看,倍氨敏与普通奶粉几乎一模一样,而“蛋白固体饮料”的标识,在包装上很不显眼,但“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二合一)”的标识却十分明显。

有消费者提出质疑,而最主要的推动者--母婴店的销售人员,是这样说的:
“(倍氨敏)是店里最好的,销量卖得最好的,过敏宝宝都是吃的这一个。”
“(蛋白固体饮料)是牛奶的另一个简称。”

这件事,也给特医奶粉市场敲响了警钟,近日多地都对此展开了专项检查。

固体饮料,本身并不是什么“有毒食品”,只是并不能代替特医奶粉,成为过敏宝宝们的重要营养来源。
这需要家长们多留心,但更需要社会和监管部门等承担起责任,尤其是母婴店等,不能因为利益而罔顾事实,欺瞒家长,甚至让孩子不再食用真正需要的特医奶粉。
还有多少宝宝正在遭受这样的不幸呢?这样无视婴幼儿的健康,难道不是一种犯罪吗?

十二年前,一群孩子因为毒奶粉,变成了“大头娃娃”,甚至失去了生命;十二年后,又一群孩子因为“假奶粉假宣传”,变成了“大头娃娃”大头娃娃。
孩子,是希望,更是未来;为了未来,也请为孩子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