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可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
我国经济暂不富裕的家庭还较多。脑损伤、脑瘫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及训练,均在康复机构进行花费较大。在专业机构明确诊断、学会正确的干预、训练方法后,“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是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2 落实“以家庭为中心”的原则和方法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加强对准父母、父母及家长的科普宣教。
如高危儿的预防、高危儿的随访和早期干预、正常婴儿的发育规律、脑瘫及其他婴儿疾病或异常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干预等。可利用网络平台、课堂、光盘、书籍等。
2.2 医师、治疗师、早教老师服务理念的改变。
对孩子异常情况的干预方法要教会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家长的落实情况,包括方法是否对、量是否适宜等,发现不足及时补救。
2.3 脑瘫等明显异常孩子的训练家长必须做到严格要求与爱抚协助兼顾。
分析几个以家庭训练为主、病情相似的双下肢痉挛型脑瘫的孩子,疗效超过预定目标和未达到预定目标的,其中一个最大不同点是,效果好的均是家长严格要求与爱抚协助兼顾,孩子对家长又爱又敬,能够服从家长的指令,因此容易训练出主动成分较多的运动。
培养孩子服从家长指令,有奋斗、战胜困难精神也是培养孩子高情商、好性格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与爱抚协助兼顾,对必须孩子主动参与的动作,家长一定要用严肃的目光、坚定的语言让孩子完成,各种协助均应尽量减少。多数脑瘫主要影响运动,智力损伤不著,一岁后多能听懂话,看懂家长的表情,要注意从一开始该严时一定要严,严不影响爱,严也是为了更深远的爱。个别家长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服从是不对的,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一味顺着年幼无知的孩子也是害了孩子,尤其对需要强化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疗效的脑瘫孩子,1-2岁之前的训练决定的孩子前途截然不一样。
3 简介蕾波法中家庭可以应用的两个方法(详细方法请参考相关博文):
3.1 针对痉挛所致异常的“点、推、拉、动”原则和方法。
“点”是点压痉挛肌功能上对应的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或叩击拮抗肌;“推”是用拨顺手法辅用耦合剂或在盆浴中推压痉挛肌群;“拉”是牵拉痉挛肌群;“动”是用引导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引导正确的主动运动。
“点、推、拉、动”每天要多次进行,一般“点、拉、动”孩子觉醒时宜每小时1-2次,每次5分钟,可穿插在功能训练中或零散时间;拨顺法推压每日3-6次,每次5-10分钟。
以脑瘫尖足为例“点、推、拉、动”实施方法是:点压足三里穴;轻缓推压小腿后侧肌群;仰卧向下牵拉根骨、蹲斜板足背屈牵拉、矫正站立足背屈牵拉;主动足背屈钩脚、矫正蹲起等运动。
3.2 点穴促进翻、坐、爬、站、走。
按发育规律孩子已到了该翻、坐、爬、站、走月龄,还不能完成这些动作时,在用上述方法对抗痉挛所致异常的基础上,用点穴的方法可以激发出主动成分更多的运动,较易过渡到正确的主动运动,优于既往常用的其他方法。如点压风池穴、肩井穴、环跳穴促进翻身;点压腰眼穴促进坐稳;点压肩井穴、涌泉穴刺激俯爬;点压环跳穴,促其自身调整站稳;刺激脾关穴、环跳穴促进迈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