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亚马逊封号事件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我们的行业圈层。先是引起了商务部、深圳商务局的注意,接着大量媒体跟进。《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也对蓝海亿观网创始人亿观先生进行了采访。
跨境电商规模已经达到了1.69万亿(包括进口),因此,此次大封号不仅仅是卖家的事,同时也是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事,甚至是更大层面的事。
近日,央视也对亚马逊卖家封号事件进行了跟进。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在深圳采访了一些大卖家。
某大卖家的运营总监透露,其公司被封了180多个店铺,30多个品牌被波及, 总冻结金额达8520万,被封的货款达1.4亿人民币。
该大卖家非常依赖亚马逊,营收规模也很大,每个月达4亿人民币,但在被封号后,每月营收暴跌到5000万人民币。
小亿哥了解到,在5月封号潮开始之际,很多大卖家对此讳莫如深,都不希望外界知道自己被封号了,能低调尽量低调,甚至一些卖家找到我们蓝海亿观网,希望不对此进行报道。
如今,不少大卖家似乎改变了想法,愿意主动走出来接受采访,并披露具体的损失。
▌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变化。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高层级的关注,推动更强大的力量参与到支持跨境电商行业的行动中来。
比如,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曾对亚马逊封号事件进行了回应。
他表示:“ 商务部将为企业提升风控水平,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对接提供帮助,坚决支持企业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上下游各类主体加强交流协作,共促行业健康发展。”
▌封号潮还在继续,近日又有一批卖家同时收到了“侵权绩效通知”。
收到侵权绩效通知,并不奇怪,但这次是有点不一样:
1.一批卖家同时收到侵权通知,有卖家的全部店铺都收到了,有的则是其中一小部分或一个店铺收到了,也有卖家表示自己注册、备案品牌的店铺也收到了;
2.波及的类目不少,包括服饰,户外,汽配,家居、宠物;
2.一部分卖家被处理了,但很多卖家收到后邮件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小红旗,listing还在“active”状态,也可以正常销售,似乎就是一封邮件而已,好像是亚马逊无差别的群发。
亚马逊在邮件中称:
这些 ASIN 使用的品牌名称曾用于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大量商品。因此,“决定禁止在亚马逊上销售此品牌的商品”。
ASIN使用的品牌名称,曾用于销售侵权的大量商品。
这是关键信息。
这可能是亚马逊打击侵权的一种“连坐法”,跟上半年“刷单连坐打击一样”。
所谓“刷单连坐打击法”,就是当一个品牌授权了给了多个店铺,其中一个店铺刷单了,那么,跟其使用相同的品牌的店铺也会遭到“连坐”,被视为“共犯”一并处理。
这次“侵权连坐”,可能是类似的打法。
卖家使用的品牌,其他店铺可能也在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当某个授权店铺销售了侵权产品,踩了红线,可能会连累其他的授权品牌店铺,然后被一并“连坐、下架”。
亚马逊为什么会搞“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