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做具体的,说有效的
孩子遇到困境和难题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孩子。但这种帮助应该是具体而有效的,而不是我们通过常理判断“应该的”。我们不需要抱怨孩子做不好,而需要和孩子一起商讨具体怎么做。比如,当孩子紧张时,不要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啥好紧张的……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听听音乐、适度运动(不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有时剧烈体育运动可能会带来创伤从而影响孩子的考试)、给孩子一个轻轻的拥抱或陪孩子看看电视来调整一下状态和情绪。

7、注意沟通,避免唠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但自身又不够成熟。不少事情他们需要家长的支持帮助,但他们又不愿意听父母把一件事翻来覆去地说。所以,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沟通中把具体问题和孩子说清楚,让孩子能够明白就可以了,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努力和成长的过程,不要动不动就“旧事重提”,这样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太唠叨,影响孩子状态和情绪,也会影响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8、相信孩子,肯定孩子
无论孩子的学业状况如何,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是求上进的;不管孩子现在对待父母的言行如何,每个孩子内心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高兴的,即使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自暴自弃”不是因为没有上进之心,而是因为孩子面对前方的目标感到自己内心没有足够的能量向前走,感到绝望;与父母闹别扭、对抗,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觉得父母的期望值“步步高升,天天成长”,自己努力了,进步了,却没有得到认可和肯定,反而指责、批评一直保持下来。我们需要相信孩子,需要尊重孩子,需要肯定和认可孩子,需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孩子——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有潜力也会出现问题的人。这些会带给孩子内心的正能量,让孩子更好的面对未来、面对困境,让孩子朝着目标做自己当前能做的。即使经过努力之后目标仍然无法实现,在鼓励和自我挑战中踏踏实实地走过这个过程也会让孩子从中得到很多感悟和成长。

请记住:多给孩子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