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3日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互联网时代下的00后,一方面可以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另外一方面也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未知世界,未成年直播打赏时间层出不穷。
针对问题频发的未成年人打赏现象,今年5月份最高法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明确表态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无效,监护人可以要求退还。有了法律撑腰,但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网络打赏退还问题上就没有任何障碍了。从现实情况看,常常要面临举证难、维权难之类的问题,一般都要大费周折。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从哪绑定的账号,从哪张卡上来的。未成年,自己都是个孩子靠家里人养,如何打赏?就比如游戏的防沉迷功能,未成年人身份不给予通过,或者通过之后限制时间。那孩子怎么办?直接用大人身份证,而且未成年人玩游戏充钱,基本上也都是用大人的绑定账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从小娇生惯养、要啥给啥的孩子,可能根本不懂得钱的来之不易。举个很现实的例子,西安某环卫工夫妇省吃俭用十来年,攒了几万块钱,结果被其孩子一晚上全打赏出去,后来,在媒体报道下,该平台退还了相关打赏,但再后来,这个未成年孩子,又偷偷拿着父母手机去打赏了......封禁未成年用户直播打赏功能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效执行,如果未成年孩子偷拿父母手机打赏呢?如果主播故意引导孩子打赏呢?
所以,一方面需要政策上的监管,不仅要封禁未成年用户直播打赏的功能,学校也要做好相关的消费行为的教育和提醒,要让他们知道打赏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家长的监督,孩子不是一次花掉的钱,家长对孩子疏于照顾及教育是孩子犯错的根源。如何加强小孩的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自己的自觉,未成年人缺少判断力,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潜下心来,以学习知识为主业,打牢知识基础、思维基础,才能厚积薄发,走的更长远。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