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老粗布又“出圈”了!这不,在临渭区苏园丰景小区南门外,一家名为“木蘭摇非遗土布生活馆”的店在满大街种类繁多的店铺中显得格外“另类”。
“木蘭摇非遗土布生活馆”是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示范项目,投资近100万元,总面积200余平方米。环顾馆内,绣着红柿子的床上四件套、虎虎生威的老虎枕头、精美的绣花鞋……每个角落细致用心的布置,都充盈着一股古朴素雅之风,诉说着无声变迁的乡愁岁月。特别是店铺入口处的一台木制织布机,堪称馆里最精妙的摆设,让人浮想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画面。
“‘事事如意’来上10套,‘年年有余’要5套,‘花田喜事’也要5套。”近日,记者见到店铺老板杨斌学时,他正向公司预定货品。
为何会选择经营老粗布?杨斌学笑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朋友说,粗布床单现在又时兴了,布质地柔软、透气性好,最重要的是持久耐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斌学嗅到了商机。他当即走访市场考察选品,看厂家规模、产品原材料、手工工艺。一番考察后,他决定加盟富平县木蘭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
杨斌学说,当他走进这家公司的生产基地时,搓捻子、纺线、缠穗子、拐线、打筒、锤布、崩线、经线、刷线、掏综、上机、织布等大大小小80道传统纺织工序一一呈现在眼前,且件件产品都是一梭一线人工织出来的。产品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原材料全部采用新疆建设兵团的棉花。而且该公司是政府与企业联合打造的扶贫工厂,能够带动周边300名农户参与加工、销售,帮助他们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心中有方向,行动有力量。谈合作、租门面、装修设计,前后三个月时间,杨斌学全部搞定。9月18日,木蘭摇非遗土布生活馆开业。因老粗布本身就传播着一种文化,诉说着一种情结,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不少群众参观欣赏,又因产品是非遗助农产品,引得群众叫好。
杨斌学说,开业以来,馆内客流量在渐渐增加,老顾客转介绍的情况多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就遇到了68岁的郭莹莹。
她是专门来到馆里为即将结婚的儿子购置床品的。她的邻居在馆里买了一件床品,评价不错,推荐给她的。郭莹莹看纹路、看成色、选图案,在馆里待了足足一个小时,几乎把每个床品都看了一遍,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销售员王娇为她推荐了一套主题为“花田喜事”的床上四件套,这个主题刚好能够映衬出喜事的氛围,很能应景。最终,郭莹莹满意而归。
王娇介绍,目前在销售的产品有家纺四件套、睡衣、衬衫、盘口棉花被、毛巾、枕头等。她在销售的时候,也会根据顾客的用意,来推荐产品。
木蘭摇非遗土布生活馆成立一个多月,当老板的体验如何?面对记者提问,杨斌学直言不讳:“当老板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大小事情都要操心。”对他而言,虽然门店不大,但这个老板也不好当,从联系厂家到商品上架、推广,再到管理员工,所有事务都要费心,忙得没有假期。
“虽然土布馆里现在只有3个人,但一个月来,已达成4万余元的销售业绩。”杨斌学颇为满意。眼下,他正忙着开拓线上分销渠道,以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希望未来的两三年内可以再开一两个门店。”杨学斌铆足了劲儿。
两天后,木蘭摇品牌创始人、非遗手织布技艺传承人张永宁带着刘师傅,送来了杨斌学订购的货品。他们还一起探讨了产品和未来老粗布的市场。张永宁告诉记者,全市首家乡村振兴木蘭摇非遗土布生活馆的建成就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号召,将农村地区特色产品与市场需求高效对接的桥梁和纽带。
“我想打造一家有温度的土布馆,通过我这个平台,让我们的手工千年传承,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杨斌学信心满满。(记者 李亚晓 王小敏 文/图)
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