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没了主子的李莲英去了哪里,过得怎么样?
李莲英(1848年—1911年),原名李进喜,清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莲英。在宫中期间,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那些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李莲英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卒,享年63岁。

李莲英能在朝中如鱼得水,得到慈禧太后无以复加的恩宠,与他处事圆滑,谨小慎微的性格息息相关。李莲英有一句座右铭“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由于慈禧太后权力欲极强,在慈禧太后身边侍奉时,李莲英便从不过问朝堂之事,也不参与权力斗争。
李莲英知道,自己跟随慈禧太后鞍前马后,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人。慈禧活着可以保他荣华富贵,但万一有一天慈禧死了,他该怎么办?所以,李莲英也为自己的晚年也留了后手。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死后,李莲英守了100天的孝。回来后,他就把过去历年慈禧赏给他的珍宝,总共七大盒,交给了隆裕皇后。
上交时,他说:
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入到民间,奴才我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现在年老体衰,乞求离开宫廷,所有这些宝物,奉还给主子。
此外,据《老太监回忆录》里说,李莲英还把他收藏在宫里的80万金条,按亲疏关系分给了他的亲信和亲属们。

有钱能使鬼推磨,就算是皇帝皇后也不例外,这样多珍贵的宝物,就算隆裕皇后见了也十分高兴,感动李莲英的诚心,自然不好意思再想着找李莲英算账。
这一手,是典型的“舍财保命”,也算李莲英用钱财买了个安全着陆,最终隆裕皇后答应他辞官颐养天年。李莲英也用这一招换来了自己三年多的安稳生活。

除此之外,他不再和社会上的任何人有任何来往,连他最亲近的徒弟们,也不知道李莲英的下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失踪了”。
懂得取舍,急流勇退,权势财富再多,不能带走也是白搭,这也是李莲英的高明之处。以李莲英的权势,自然不会缺钱,就算已经散了大部分家财,但余下的也足够其子孙后代用上好多年。也许他隐退后的这三年,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吧。

宣统三年,也就是李莲英离宫的第三年,李莲英突然离世。他家人给他出了殡,此时的清朝已经风雨飘摇,但隆裕皇太后,依旧赏赐给这位昔日大总管千两白银的丧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