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哪种说法,我们都可以从中猜出一二,李莲英并不是正常死亡:
据《宫女谈往录》记载,当年李莲英家人对于他究竟是在哪里死的闭口不谈,讳莫如深。
即使多年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教授佟洵,找到李莲英的过继孙女,调查李莲英的真正死因时,也只是得到了“爷爷死于痢疾,是病死”的答案。
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打开,里面只有头骨,没有身体,更加验证了他非正常死亡。

但时至今日,各路专家学者研究多年,也没有找到李莲英的真正死因,我们也无法凭空猜测。
只能说,呕心沥血经营多年的李莲英,虽然给自己准备了多手后路,但依旧没有逃脱掉死于非命的命运。
可悲可叹!
我是德叔,野生历史爱好者,想了解更多好玩历史,欢迎关注我!
李莲英之死是个迷!1966年,考古队挖开李莲英的墓地,发现他的身体不见了,只留下了头颅,他宫中300万白银都没要,竟然还有无数财产!死后按照清朝最高标准“金井玉葬”下葬,里面有青玉土浸剑、钻石帽饰、青玉褐浸环、满黄浸玉镯等各种高档陪葬品,奢华程度不可想象!
他真的有那么多钱吗?在慈禧死后,他又是怎样度过剩余岁月的呢?我们先要了解下李莲英的为人和处事风格。

李莲英
二品顶戴花翎源于谨小慎微,可在慈禧死后却失宠了
李莲英9岁入宫,60岁离开皇宫,他在皇宫争待了51年,而他的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26岁成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他只用了17年完成了别人30年的晋升之路;31岁升为四品花翎总管,与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46岁,授予二品顶戴花翎,统管后宫所有太监,而雍正时规定太监以四品为限,李莲英却打破了这个限制。
李莲英入宫时安德海太监正受慈禧喜爱,但他行事太过高调,飞扬跋扈,在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杀了,李莲英由此得出一句座右铭“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在他死后还写在了墓碑上。
意思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都不能松懈。

李莲英不仅谨小慎微,还有三大优势,一是用手、二是用口、三是用心。
他的手光嫩水滑,擅长按摩!每天早晚,李莲英都会进入慈禧寝宫给她按摩,从上到下,不轻不重、时缓时急,将慈禧按得赞不绝口。
李莲英嘴皮子很溜,不仅会说书,还会口技,他能够将《西游记》、《三国演义》、《小五义》《石头记》等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同时还会加入一些慈禧喜欢的小曲,每次逗得慈禧哈哈大笑,由此越来越越依赖他。

右一为李莲英
作为办公室主任,李莲英察言观色能力十分强。有一次,武生泰斗杨小楼给慈禧唱戏,慈禧听完十分高兴,将桌上的点心赏赐给杨小楼,可杨小楼却想要点别的,他叩拜道“这些吃喝都是进老佛爷的金口,奴才不敢享用,斗胆请老佛爷赏点别的”。
慈禧很高兴,拿起笔来龙飞凤舞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写完之后一看坏了, 她把礻字旁被写成了衤字旁,这时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正在这时,李莲英站了出来,说道“杨小楼,老佛爷的福字你可不敢领,老佛爷的福气那比别人可是多一点的,老佛爷洪福齐天,哪是奴才们可以享受的,还是请老佛爷赏赐点别的吧”
仅仅一句话就化解了尴尬的场面,李莲英能言善道绝非空话。
可李莲英没有想到,1908年,光绪去世20小时后,慈禧驾鹤西去,这可能是李莲英最为悲伤的一天。他也意识到自己面临职业生涯中的最大危机。
宫内守丧百天,宫外守丧三年,请辞后隐退!
1900年,李莲英在八国联军入京时带着慈禧和光绪逃到了西安,慈禧后来说“如果不是李莲英,我早就死在了路上”,李莲英对光绪也很好,在光绪冻得瑟瑟发抖时,他曾给光绪披了件大衣,那时,他就已经在考虑慈禧去世后自己的出路,光绪对李莲英评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