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您认为李莲英是怎么死的呢?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吐槽、补充!
1908年,慈禧去世。入馆的那一刻,王公大臣面露哀伤。礼毕后,大家面色如常,唯有李莲英跪坐在灵前,哭得那叫一个悲恸,比死了爹娘还伤心!
李莲英一边哭,一边唱:老佛爷,您把我接走吧!任谁劝都没用。不料,光绪皇后弯腰凑近,仅仅一句话,李莲英就立马停止哭泣,不停地磕头谢恩!

一、慈禧死后,李莲英嚎哭半日,表面是哭主子,实际在哭自己
慈禧生前,最宠信的宦官就是李莲英。李莲英活得相当尊贵,也超级有钱,已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26岁,李莲英当上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别人熬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才刚满17年!
31岁,李莲英已经和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46岁,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要知道雍正规定,太监品级最高才4品!慈禧却为他打破了祖制。
59岁,李莲英母亲去世,慈禧太后表示赏银48万两,不够了跟袁世凯要!
李莲英财大气粗,豪掷50万两。他特意嘱咐:千万不要怕花钱,如不够用,大不了再增50万两!

有记载称,李莲英母亲的葬礼耗时35天,共花费白银55万两,而光绪帝的葬礼才花了45万两白银!
并且,据清史家分析,许多想在地方上谋官位的人,都走过李莲英的门路。
一个太监,吹吹慈禧的耳旁风,就能助人走上仕途,这种风光,足以与清末的王爷比肩。
慈禧晚年,是一刻都离不开李莲英。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然而,慈禧一死,李莲英的靠山倒了,别说尊宠了,有没有命活着都是未知数。
所以,别人哭是装样子,但李莲英绝对是100%真心痛哭。
可是,哭也没用,必须得寻条活路。光绪死了,慈禧死了,那么,眼下宫中谁最有权势?
自然是光绪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
于是,李莲英就一边哭,一边说唱,想让光绪皇后给个准话。

光绪皇后见谁都劝不住,又不能任由李莲英哭个没完,便弯腰凑过去,告诉李莲英:别哭了,一切由我做主。
李莲英心下暗喜,有了这句话,他的命保住了。他立即擦干眼泪,不停地磕头谢恩。
光绪皇后是同情心泛滥吗?并不是!
早在慈禧死之前,李莲英就做事谨小慎微、八面玲珑,若是后妃等惹慈禧不高兴,他尽量帮忙遮掩,所以攒下了好人缘。
这其中就包含光绪皇后,如此一来,光绪皇后自然愿意庇佑他。
二、慈禧死后,李莲英绞尽脑汁给自己留后路
慈禧死后,李莲英每日除了整理慈禧的遗物,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小德张。
他告诉小德张,自己老了,办事不得力,若是误了隆裕太后的大事就不好了。小德张欣喜不已,不遗余力地交接。
李莲英这么做其实是以退为进,他让自己变得毫无威胁,才能快速投奔到隆裕太后那里。
李莲英深知,一旦隆裕太后庇佑他,别人想害他也没那么容易。到时候,他想平稳离开,也就不难了。

李莲英给慈禧守孝100天后,主动请求出宫。他来到隆裕太后跟前,双手奉上7个精美的盒子,里面装的是慈禧多年赏赐的珠宝!
李莲英恭敬道: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入到民间,奴才我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现在年老体衰,乞求离开宫廷,所有这些宝物,奉还给主子。
这番话说得极为漂亮,一方面表露自己的忠心,另一方面是献宝免灾。就算是看在诸多珍宝的份儿上,隆裕太后也会照拂一二。
李莲英见时机成熟,恳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