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这样的外貌与电影《三打白骨精》和《女儿国》中的沙悟净比较像。他原本也是体制中的一员,卷帘大将级别不高,但应该属于玉帝近侍,不过他应该是得罪了玉帝,要不不能因为打碎个玻璃杯就被贬,还享受了万箭穿心的待遇。对于沙悟净来说,回到体制内是他的愿望,虽然回到天庭是不太可能了,要是能在如来那混个编制也是不错的。所以他在取经路上整体还是任劳任怨,不过他的表现依然无法和他的实力相匹配(其实三藏这三个徒弟实力差距不是很大),最后获封“金身罗汉”,级别虽然不算高,但也是得偿所愿了。
其实《西游记》中不仅这四个主角很有嚼头,其他很多细节也只得慢慢品味,它所描写的仙魔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别无二致,到处都是人情,到处都是世故。我们的影视作品更多是改编过,体现出美好的东西罢了。
一是根本没法拍
首先是人数不好凑。花果山光猴兵就有47000余众,再加上七十二洞妖王的人,应该也差不多10万了,和10万天兵天将厮杀,一共就是20万人的大场面了。
这个找群演肯定不行,无组织无纪律,没法拍,只能动用部队。一个师也就10000人,至少要留下一半人正常执勤,那样至少要动用40个师,整整的一个大军区,貌似可能性也没有。
其次是成本太高。40万人的道具,即便是最简单的化妆和衣服,那个数字也是天价。仅仅一个天庭,就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一个个都是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这个影视城的成本太高了,根本建不起。
特别是西游记的河流,动辄是800里宽,根本找不到。武器动辄是成千上万斤重、几千上万米高,这个更没法弄。
二是肯定没人看
西游记是妖魔鬼怪的世界,师徒四人中只有唐僧一个是人,其他三个都是妖怪。按照原著拍,一个猴精、一只猪精、一个沙流精(具体模样不详),遇到的也都是牛妖、虎妖、狮妖等,典型的一个动物世界。
非人非动物,肯定没有原版的动物世界好看,谁去看?
更主要的是原文的妖怪都吃人,孙悟空吃过、猪八戒吃过、沙僧吃过、奎木狼更是当场吃过,谁敢拍又有谁敢看这些血淋淋的镜头?
所以按照原著即便能拍出来,又侥幸过了审,肯定也没谁愿意看。因为它既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文艺作品、又没有热闹可寻。
三是不会成经典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的就是天道和人事的故事,即孙悟空的出生、成长、历险、称王、服刑、蜕变、成佛的历史。
故事之所以精彩,电视剧之所以能霸屏34年,就是因为它既尊重来源于原著又不同于并高于原著,它既符合电视剧的艺术要求又符合了观众的口味和想象。
所以即便之后又拍了港版、张纪中版、黄祖权版以及日、澳、美等12个版本,但无一例外,都是拾人牙慧、难以流传。
86版《西游记》,就是在最恰当的时间、用最正确的方式拍摄出来的,所以它才成为了经典和传奇,令后人无法模仿、不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