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报警后,警察随即封锁了现场,法医将李某的尸体带回检验,发现李某竟然是中毒而死,而这种毒来自于毒蛇。
此后法医在李某身上发现多处被蛇咬伤的伤口,加起来一共有9处,法医猜测他在死前应该是遭到了蛇群攻击,因寡不敌众,最后被咬毒发身亡。
警方看到尸检报告后也是疑惑不已,生活中“蛇咬人”的事件虽时有发生,但是如此多的蛇去围攻一人的情况真是百年难得一见,而从这些伤口上能看到,这些毒蛇在撕咬李某时,每咬一口都是带有目标性的,可谓是招招致命。
蛇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平时喜欢待在荫蔽、潮湿、人迹罕至且杂草丛生的地方躲着。而蛇类一般不会主动去攻击人,除了像眼镜王蛇、黑曼巴蛇这种毒性极强的蛇具有攻击性外,绝大部分的蛇,在遭遇人类时都会快速离开。

而蛇一般会主动人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肚子饿了;二是感觉自身受到了威胁,出于自保,蛇会主动发动攻击试图来吓怕对方。
能让十七条蛇同时攻击一人,且合力把人咬死的情况真是少之又少。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能让这些毒蛇这么恨程地明?
为了调查背后的真相,警方开始走访这个小山村,经过村民们的口述,警方终于找到了一丝答案。
为了利,捕蛇人一口气砍杀63条毒蛇,却遭遇蛇群长达5年的“追杀”。
原来李某是村里的一名捕蛇人,平时靠捕蛇为生。
在1980年5月份,李某像往常一样,带着两名捕蛇人一起上山捕蛇,这一趟上山捕蛇,李某他们是收获颇丰。当他们提着满满一包蛇下山时,李某突然发现前方草丛里有蛇的身影,于是手握工具,悄悄地靠近草丛,希望能抓住这条蛇。
当李某靠近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条普通的蛇,而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毒蛇,因其皮肤呈菜花色,所以被当地人称为“菜花原矛头蝮蛇”。

蛇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几乎全身都是宝,所以蛇又被称为“软黄金”,特别是毒蛇,毒蛇槽牙里喷射出的毒液能致人死亡,也能救人,因此越毒的蛇越值钱,也越能卖个好价钱!
为了能大赚一笔,李某跟同伴赶紧拿着捕蛇工具去打蛇,这条“菜花蝮蛇”被他们合力打死,还不等李某弯腰去捡蛇,树丛里就窜出数条“菜花蝮蛇”,吐着信子准备对李某他们发起攻击。
作为一个老练的捕蛇人,李某一点都不害怕这些蛇,跟两位同伴配合默契,轻松地就把这几条蛇解决了。但让李某想不到的是,刚解决完这些蛇没缓两口气,树丛里细细簌簌地又钻出更多的蛇。
李某他们看到此才知道遭遇了蛇群,但为了活命,三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杀。可是这边刚杀完,那边又从草堆里窜出几条,好像蛇无穷无尽似的,不管他们砍杀多少条,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蛇飞窜出来,数量巨大,仅靠他们三人是根本杀不完的。
三人一看事情不对,拼死在蛇群里闯出一个缺口,仓皇逃离。

三人回村后,赶紧跟村民们提起这件捕蛇的怪事,村民们一听都觉得稀奇,赶紧劝说李某不要再继续捕蛇了,以免惹祸上身,李某也心有余悸,决定“金盆洗手”。
村里当时也有几个好事儿之人,为了求证这件事真伪,专门跑到山上去查看,在现场布满“菜花蝮蛇”的尸体,大约有63条,可想而知当时围攻他们三人的蛇群数量有多大。
随着市场上对蛇皮的需求量日益增高,村里有人开始高价回收蛇皮,原本“金盆洗手”的李某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再次重操旧业,上山捕蛇。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李某上山捕蛇却频繁遭到蛇和蛇群的攻击,短短在两年的时间里面,李某被蛇前前后后差不多咬了50多次 。
遭遇蛇群无情报复后,男子坟墓也被蛇群霸占,成为新的“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