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一种开花特多,坐果忒少的果树,满满的一树花,到时候可能坐不了几个果。有人统计过,就是栽培管理较好,多数良种产量较高的丰产树,花朵的坐果率也仅有1%~2%,亩产量达到3000斤以上,就接近或已达到树体高产的限度。
但是,有很多枣园并没有达到这一产量,远低于3000斤,几百斤的都有,处于低产水平。如何提高枣树的坐果率,这是枣树早实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有智慧的,在若干年的枣树管理中,总结出了多种办法来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如修剪,喷调节剂,喷肥,花期浇水和喷水,放蜂,枷树等。其中的枷树就是题主所说的割树皮。
何为枷树?
枷树就是对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剥皮,也叫开甲。
就是在枣树的盛花初期或者是花后落果的高峰期前环剥树干,切断韧皮部,阻止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营养往根部输送。
环剥的目的是调节树体营养向花和果的分配,运输,多往果实供应,对提高坐果率十分明显。
像我们山东沾化等地的冬枣密植栽培,采用花期环剥技术,能够使冬枣定植第三年就开始大量结果,产量达到很高的水平。环剥对圆铃枣等花后落果重的品种,减轻落果也有明显的作用。
关于枣树环剥可以提高坐果率的事,枣农都知道,如时间,如何操作等,也有像题主这样的人也许不太清楚,那我就啰嗦啰嗦?好,啰嗦啰嗦哈,别嫌哈,只是简单说几句。
时间
枣树品种很多,如有落花重的,也有轻的,对落花重的品种,我们可以在盛花期进行环剥。早剥花少,对提高坐果率效果差,晚了除坐果量太多外,再就是导致坐果时间和成熟时间延迟,熟的不好。
如果花期气温较高,那就提前一段时间剥,在盛花初期较好。而气温低时,则晚点剥,等温度上来后再剥,不要头果了,以稳定产量。
对容易坐果的枣树,但落果重,坐果不稳的品种,我们可以在盛花末期,幼果落果高峰期前3天左右剥比较好,以减少落果而提高产量,
但是,幼龄枣树尽量不要早剥,树高3米以上,干径在5厘米以上才开始剥,早剥影响树体的生长,导致减产和衰弱树势。
老龄枣树和弱树不应再剥,加强水肥等的管理,恢复恢复树势后再说。
部位
枣树环剥基本都是在树干上进行,第一次剥时在离地面一扎即25厘米左右开始,以后每年往上移个3~5厘米剥,直到接近第一主枝后再返回来从下往上进行剥。
像普通金丝小枣,无核小枣,冬枣,灰枣等不容易坐果的枣树,必须每年都得剥,这样才能有高产。密植枣园为了早产,除剥主干外,还可以对部分主枝进行环剥。对主枝环剥得要注意剥的宽度,宽了不利于愈合和坐果,起了反作用。
宽度
枣树环剥的宽度得看树来决定,树势中等的成龄树一般剥6厘米左右,偏旺的剥8厘米左右,幼树和偏弱的树剥4厘米左右即可。
我们在环剥枣树时一定要注意宽度,过宽愈合慢,甚至不能完全愈合,导致树时弱,果品质量差,严重的能把树剥死;过窄也不行,太窄了伤口愈合过早,仍会发生严重落果,起不到环剥的作用。
为了防止环剥过重而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尽量窄而不宜宽。如果窄了出现愈合过早的话,可以在愈合前用细铁丝再在伤口上拉拉,以延缓完全愈合的时间。
反正你剥的伤口在25~40天的时间内能够完全愈合是最好的,你可以进行观察,记录好,做到第二年心中有数,到底该剥多宽好。
环剥口不愈合并不单是剥的过宽的事,也与害虫蛀食有关,为了防止害虫的啃食,我们可以在剥后7天左右,在伤口上抹上点灭幼脲等杀虫剂,过10天左右再抹一次。
如果发现伤口过了30多天还迟迟不愈合,我们可以在伤口上抹层泥,与伤口抹平后再包上地膜来保湿,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