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创业板,和“创业”两字,已经慢慢脱离关系了。
那些真正创业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类的,几乎清一色的在科创板了。
所谓科创板,就是科技创新板块,比起传统的创业板,更加强调“科技”二字。
所以,如果你想要寻找优质的科技类股票,可以把目光移向科创板。
现如今,那些拥有科技成分的企业,几乎齐刷刷地瞄准了科创板市场,因为这里的上市门槛和条件会更低一些,可以让一些企业更早的实现上市。
这是不是代表创业板的含金量不高了呢?
肯定不是,因为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其实是更高的。
只不过这种门槛本身,和科技门槛却没有必然关联。
相反,某些还在亏钱的企业,却可以凭借科技创新的优势,在审批制度之下,提前进入科创板。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这也导致了很多优秀的科技类企业,优先进入了科创板的上市通道中。
当然,这并不代表创业板就没有含金量了。
在过去的5-10年内,创业板还是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
排名榜首的,是曾经市值破万亿的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龙头老大,妥妥的科技类公司。
其次是迈瑞医疗,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老大,也是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
排名第三的是东方财富,很多人都不认可它是一家科技企业,但他硬是利用互联网科技,做出了新的券商模式,是互联网红利下的科技企业。
排名第四的是汇川技术,或许这样的名字,才会被股民认定为是科技企业,自动化工业的龙头之一。
之后是阳光电源,新能源中太阳能领域的霸主之一。
智飞生物,生物科技领域的龙头之一。
这些都是市值上千亿的科技类创业板上市公司。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股民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科技类股票,就一定要非常的“科技”。
其实,现如今各个领域都在科技化,科技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已。
所以,不要去执着于所谓的科技,而是更多的要去吃透,这些上市公司底层,到底是做什么的。
需要研究的是,这些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或者说科技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回过头说说科创板的上市公司。
不知不觉中,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如今已经接近500家了。
要对这些科创类企业,做一个非常详细的分析,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天就挑一下重点,说一些被认定为科创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允许上市的公司。
要知道,如果这些亏损的企业,没有任何的真材实料,是很难通过上市审核,顺利上市的。
这部分企业的核心技术,一定是被认可,才能在亏损的情况下,拥有上市的资格。
其中有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任何的营业收入,每年都是在投入研发费用。
就这样的巨亏情况下,这部分企业,凭借了自身的“科技”元素,依旧顺利地上市了。
而为了提示风险,这部分科创板的公司,名字中都增加了“-U”的提示。
这部分上市公司,之所以亏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昂的研发费用,而这些研发费用,一年可能就相当于某些上市公司上市后的净利润和。
市值突破200亿的科创板公司,简单地介绍几家。
市值1000亿+(1家)
百济神州-U
百济神州,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是一家抗肿瘤创新药企业。
百济神州至今未能盈利,主要原因是研发的投入非常之高。
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95.38亿元,同比增长6.6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25.69%。
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又超过了50亿元。
可以这么说,百济神州完全是用钱堆出来的创业新龙头企业。
估值上千亿不仅仅是因为抗肿瘤的创新药价值很高,还因为百济神州从创立至今,整体的研发投入就已经大几百亿了。
国内当下没有任何一家创新药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研发技术,能够追得上百济神州。
至于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些相关介绍企业的研报。
市值500亿+(2家)
君实生物-U
君实生物,又一家创新药的龙头企业,主要做的是特瑞普利单抗、抗PD-1单抗的研发,也就是肿瘤特效药,一些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运用上,也是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