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形险峻的山地,马匹连奔跑都做不到,何谈日行八百里。但戴宗的神行术却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人的灵活性远高于马,地形越险峻难得,越显得戴宗神行术的厉害。
结语:综上所述,戴宗不是不想骑马,而是根本不具备骑马的条件。
那么,戴宗的甲马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的甲马,需要配合神行术一起使用,才能够有惊人的持久和速度,这样的宝物,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偏偏只有戴宗有。
或者说,这种法术,只有戴宗能够修炼,这种道具,只有戴宗能够使用,是高人为戴宗量身定做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戴宗神念过人、天赋异禀,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能够修炼和适应神行术。
从文字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判断,使用神行术还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例如戴宗只有四个甲马,日行八百里是极限。或者说,他只能承受四个甲马,再多的话无法承受,否则,如果他绑上八个、甚至是十六个甲马,速度能达到一个何等恐怖的程度啊。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甲马的制作材料仅能够制作四个,多做一个都没有,以至于成为了绝响。
而且,既然有能够神行的甲马,这世间会不会有能够飞行的器具呢?
古代的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是通过官方的公文邮递站,一站一站接力传送,中途换人换马跑出来的。
单人单马,别说是日行八百里,就算是三百里也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马除了吃饲料,还要吃草。而草的能量密度很低,马要耗费大量时间消化。
这样一来,马一天能运动的时间就很少了,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休息或进食。
如果不顾马的感受,不让它休息,拼命驱使它赶路,结果肯定是马被累死。
仅看这一点,戴宗就不可能骑马。
因为按照《水浒传》中戴宗的设定:
绑两个甲马日行五百里;
绑四个甲马日行八百里。
“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
戴宗绑上甲马,作起神行法,他可以单人日行八百里。
有这么厉害的续航,如果你是戴宗,你是选择自己贴地飞行,还是骑马?
你显然不可能是选择骑马了。
如果你选择骑马,你比它的续航里程长,你骑着它跑俩小时,还得花几小时的时间等它恢复体力。它反倒成了你的累赘。
当然,肯定有大聪明会说:戴宗也可以通过官方的驿站换马跑呀。
理论上说,戴宗确实可以这么做。
但问题是,即便换马,古代快马加鞭的极限也就是八百里。而戴宗自己飞着去,一样可以日行八百里,他费那劲干啥呢?
并且,古代驿站全部是由朝廷经营,朝廷拨款维护。而朝廷对普通信件传输的标准仅仅是日行一百五十里。只有重要情报,比如军情,才能享受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的特殊待遇。
而戴宗传递的玩意,是朝廷需要的重要军事情报吗?
显然大多数都不是呀。
他传递的东西,要么蔡九知府给蔡京的私人信件,要么是蔡九送的什么礼物。
送这样的玩意,只能按照日行一百五十里的标准送,没资格六百里加急。
这时候,戴宗之余蔡九之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利用戴宗传递文件或礼物,不仅可以不通过朝廷的邮递系统,而且还更快。
至于说戴宗上了梁山后,被朝廷通缉,他就更不可能骑马了。
总的来说,以现在的眼光,日行八百里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古代,这是神话一般的速度。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戴宗这么个人物,并且围绕他展开故事,显然是符合古代人的客观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