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张学良率兵入关后,张作相留守东北总揽东北军政事务。 九一八事变后他返回北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并负责担任热河战役的总指挥,不过最终因各种原因热河失守。而张学良也因热河的失守被迫下野,张作相眼见于此愤然宣布下野。之后就在天津做了个隐居的寓公,但是由于张作相素来在东北颇有威望,所以当年日本成立伪满洲国的时候就一直想让他去东北担任伪职,不过张作相显然是不会和日本人合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作相也从未接受过日本人给予的任何职务。
1945抗战胜利后,张作相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并负责在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遗留下的财产。锦州解放后张作相返回天津,直到1949年3月病逝。
总得来说张作霖的这些兄弟除了张景惠是汉奸外,其余的诸兄弟虽都有不同的缺点,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还能做到绝对的忠城,当年无论日本人如何的诱惑,他们都没有跨出那条红线,而这点就是好样的。
东北王张作霖起家的时候,身边有7位兄弟,堪称“东北葫芦娃”。这7位分别是老大马龙潭、老二吴俊升、老三孙烈臣、老四张景惠、老五冯德麟、老六汤玉麟、老八张作相。
什么情况?张作霖居然排行老七?老七为啥能够做一把手呢?所以说这就是张作霖的本事。自古以来做老大的,并不看年纪,而是看本事。那么他的这7位兄弟,后来都怎样了呢?

一、老大马龙潭,一代儒将,坚决不给日本人打工。
马龙潭是正儿八经的军二代,他老爹是清朝的振威将军,所以马龙潭在20岁的时候,就承袭了云骑尉。这玩意儿还是个铁饭碗,可以传宗接代的那种。
值得一提的是,马龙潭的文采很好,尤其是书法,堪称一绝,算是这8兄弟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了。按道理说,马龙潭小日子应该过得不错,虽说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能够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
在清朝马龙潭混得还可以,大家都在东北混,所以张作霖才跟他成为了不错的兄弟。可是到了清朝结束以后,马龙潭的小日子就不好过了。
因为大家都觉得马龙潭是给清朝看门的,各种臭骂,好在他手里有兵权,要不早就被人给宰了。此后把兄弟张作霖越混越好,马龙潭这个大哥其实也就名不副实了,甚至被张作霖解除了兵权。
没了兵权以后,马龙潭担任了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父母官,对地方上也是有一定作为的。毕竟读过书,跟张作霖的做派是不同的。
张作霖被灭了以后,马龙潭也无心政务了,开始转型成为了文化人,专心编纂《庆云县志》。当日本人打进来以后,打算让马龙潭出来做官,马龙潭为了表示拒绝,一脑袋撞在了床头,把脑袋都撞开花了。
由此可见,这位老爷子还是有点血性的。毕竟把兄弟被日本人给害了,他要再给日本人打工,那还是人吗?1940年,马龙潭安然去世,享年83岁。

二、老二吴俊升,和张作霖一同被炸死。
吴俊升是苦孩子出身,他们家祖宗八代都是农民。按道理说吴俊升也得继承祖业,可是清朝没有计划生育,家里一共生了8个孩子,又遇到了荒年,这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
所以吴俊升从小就给人家打工,除了在家务农外,还要兼职放羊、放马,去当铺做小伙计,稍微大了一点以后,他便开始以贩马为生。
在古代马贩子似乎很吃香,因为古代战马那就是坦克,搞懂这玩意儿,将来不愁在军队里没饭吃。所以吴俊升入伍以后,立刻得到了各种提拔,为啥?因为他太懂马了。不仅善于骑马,而且还懂得医治马匹。由此可见术业有专攻,学好一门手艺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