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教师在私立学校干了两年,现在又转回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是怎样管理教师的?
在私立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同样非常严格,成绩就是金钱,正因为这样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
领导不尊重,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低,工作不开心,生活没保障,所以干了几年,一直在找机会要“逃离”私立学校。
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别地区的个例问题,在很多发达的城市,私立学校发展的很好,但是在一些小城市,私立学校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你如何看待私立学校的管理?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私立学校是一种体制外的存在,因此引来许多人猜测。我是一位从公办学校跳槽到私立学校的老师,在私立学校干了将近20年,对于私立学校的管理有着切实感受。
从问题看,你可能关心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1.人事、职称、待遇、保险的情况如何?
这些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儿,不仅我们自己关心,也是那些想进入民办学校同仁关心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人事档案存放在市(或者县)人才代理中心,属于事业编制。
第二,职称申报评定与公办学校并无差异,但是比公办学校好的地方是评审人数不受限制,职称工资兑现较快,评上即兑现。
第三,待遇相对于公办学校略高,工资结构主要是以职称工资、校龄工资、工作量工资核算。
第四,学校依法交纳“五险一金”,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住房公积金按时交纳。不过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你懂得的)我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执行的都是同类中最低一级标准。(这一点显示民办学校不厚道)
2、日常学校管理以弹性工作制为主。
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校不可一时缺乏教师,因此每位老师担任的角色不同,分工也就不同。
中层以上领导采取值班制,班主任采取看班制,任课老师采取轮班制,这样安排就是让各个时间段都有教师在学校、在课堂。
因此学校不考勤,不点名,采取的是“弹性工作制”,即完成自己份内事就可以灵活支配时间。这样学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运行健康良好。
在日常教学考核中主要以绩效考核为主。当然这种考核不会触及到工资收入,学校拿出部分资金,设立奖金制度,这部分钱很小,只是象征性的。
这就是民办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根据我的切身感受,民办学校的管理还算比较科学的,人性化的。如果您想继续了解民办学校有关情况,请关注乱语三千君的悟空问答号。
私立学校干了两年,现在又转回了公办学校。可能这对很多人来讲不太理解,究竟私立学校如何管理老师的呢?
在多年以前,我的一位师范同学辞去了公职,去当地一所口碑不错的民办学校应聘。当时我们为这位同学的勇气感到非常的钦佩,因为要放弃现有的一切从零开始,尤其是放弃很多人非常羡慕的事业编制。的确需要勇气和一定的实力才能做到,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节假日有时候三五个好友去聚会,我们会更多的跟这位同学,去了解民办学校的一些事情。据他介绍,民办学校的教师实习的是按劳分配,按岗设置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老板说了我们不养闲人。在民办学校工作,只有一门心思的干好工作,心无杂念,因为你的付出跟你的回报是成正比的。
有时候虽然不是经济上的回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错。前两天,学校进行期中考试,他说估计他一天来回,在考场里走了1万多步。因为这一次分给他的任务,是监考刚入学的一年级,要叮嘱每个小朋友。把试卷的每一道题简写完检查完。
我们以为监考完就完事了,我们所有在公办学校呆惯的老师想错了。监考完成以后把老师分成若干个小组,必须阅卷登分,他那天晚上下班回家已经将近11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的工作常态,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