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同院校的人所接触到的校园招聘是不同的,不要单纯的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 。
应该说校园招聘比社会招聘好。校园招聘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其理由如下:
一,先说校园招聘。
1,校园招聘好比考大学时第一批录取,录到985或211。或者说录到本一。因为国家重点单位或驰名企业有资格第一批招聘,且到学校招聘第一批毕业生。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一一明摆着的,好的单位招聘好的毕业生吗?
2,用人单位到学校里来招聘,一般来说是需要专业性,对口性,针对性强的应届毕业生,且要求毕业的思想素质好,有吃得起苦,吃得了亏,有奉献精神。到校园招聘绝对是学以致用,不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3,到学校来招聘的单位大多资质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单位,或者说不计成本的攻尖单位。这些单位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规章制度,福利待遇都是上档次,上规格的。进了这种单位,只要你好好工作,一般没有后顾之忧。
4,优先进入校园招聘的单位,往往是是国家重点单位,国企央企,军工单位,为了确保用工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往往抢先到学校里去招聘,目的抢先把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招到手,以满足企业创业,创新的需要。
5,学校也对进校园招聘单位进行资质审核的。那些小作坊,小厂,野鸡工厂,老板口碑不好的老板是没有资质到学校里去招聘的。这为防止受骗上当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有效保护了应届毕业生的权利利益。
6,应届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减少了到社会上寻找适合自己工作单位的精力,奔波劳累及思想负担与心理压力,且节省应聘的资金开销和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单位。我教初中时的一个学生是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在校园招聘时被招聘到《农业杂志》编辑部做编辑。开始工资不高,但出国像上街那频繁。学到知识不少,出的全英文的杂志,这本巜农业杂志》在世界上有名气。有一次回家时对我说,她的求职一帆风顺,没有找工作的曲折,艰辛,懊恼,困惑的体会。
二,再说社会招聘。
1,社会招聘,社会招聘面广量大,用工单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甚至只用一个人的单位也可以进社会人材市场招聘。你想找一个好单位和好的工作,要凭运气和眼力。
2,有些实力小,规模小,名气小的单位,怕招不到人,就开高薪来吸引人,一旦进了这些单位,发不出高工资,就找茬扣工资,结果名高暗低。具有強烈讽刺意味的是那些一心想争高工资的毕业生偏偏被套住。
3,遇到不守信的老板,工资拖欠,不按时发放,发现不对劲再跳槽,浪费了精神和时间,当然收入也大打斩扣。
4,有些人冲着高薪去应聘外资企业,殊不知进外资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很多,对以后这些不确定的风险也很难预料。且一心想钱的财迷很容易被外国人利用而犯错误,到时后会悔莫及的。
所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应该在招聘时三思而行。用我们那个时代的话,听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话,听老师的话是不会错的,别故弄玄虚、耍小聪明。
一般生产规模决定生产水平,央企,国企,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大,生产水平高,工程师技术人员多,进了这样的单位进步快,收入也丰厚稳定。
如果遇到这样的好机会,一定要抓紧抓住。因为机会象电火花,稍纵即逝的,慢一步就和擦肩而过。这里顺便提一句,好单位开始工资是不高的,要经得住企业的考验。但一旦进了这个盘子以后晋升加薪是很快的。
谢邀。简单回答一下。校园招聘是学校邀请来的,或者是人家单位冲着你学校名气去的,一般校招学校需要审核,学校帮忙把关,所以校招可信度与专业的切合度较高。还有,有些单位只招应届毕业生,所以校招一般来说肯定比社会招聘好。作为应届毕业生,首先应该参加的是校招。如果把校招和社会招聘的关系作一比较,我个人认为,首先参与校招,把社会招聘作为补充。
你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位马上要走向社会的年轻人,首先恭喜你学有所成,同时,作为过来人,也给点我的忠告:
首先一点:如果你有广泛选择,当然选择好的单位;如果你没有好的选择,也不应该在家闲着,先走出去,这个很重要。只有走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与社会接触,你会发现机会多的是,而如果你宅在家,路会越走越窄。我自己就有体会,估计先走出去的师哥师姐也有这个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