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体会就是,刚参加工作,一般不要与那些先参加工作的老员工比收入,而更应该比较的是贡献。不要以为领导或者老板傻,不知道谁对企业贡献多,虽然我们这个社会有些方面有点不正常,但是当工作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还是那些掌握了过硬技术,长期坚持,扎实苦干的人能够上一个更大的台阶,那些整天抱怨的人一般会一直在底层。
另外,如果参加工作,觉得单位确实不好,没有前途与钱途,你的视野要开阔,要像老鹰一样保持敏锐的眼光搜索一切可能的机会跳槽。还有,与你的同学保持密切互动,建一个群,同学就是资源。
由于工作忙,只说这些。但却是我的肺腑之言和切身体会。有些话是要有一定阅历的人才懂的。不喜勿喷。
既然能问出校招的事的说明你可能是学生,我就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吧。
先表明观点:能走校招一定要走校招。
为什么一定要走校招,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校招用人单位要正式很多,好一点的学校都会对用人单位进行筛选。
2.三方协议的重要性。
3.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校招基本最后都会签合同,社招可就不一定了。
4.国有企业这方面,其实年轻人假如有闯劲是不太建议去国企的,不过这个问题我也挺纠结,因为经历一下巨型企业也没什么坏处,这个看个人考虑吧。在国有企业这方面,应届毕业生校招占据绝对优势。
说点题外话,关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的。
1.越好的学校去招聘的单位越好,什么跨国公司去二本招聘的屁话听听就行了。什么二本学生进入跨国企业担任高管的鸡汤少喝,不然烫着嘴又怪社会。
2.毕业生多去跑别的学校的校招,投简历,没坏处,特别是学校不怎么行的毕业生。
3.很多大企业去差一点的学校招聘根本就不是去招聘,就是去宣传一下企业的,几千毕业生给一个名额就是为了不坏面子的,并且也搜罗一些“漏网之鱼”。
暂时就想到这些,欢迎提问。
PS:送给还在初高中的孩子,除非你家很有钱,否则除了好好学习其他都是屁。
PSS:家里非常有钱的孩子除了极个别的一般都非常努力。某些人就一脑子的仇富心理,这是病,不用治,为社会做贡献,让贫苦的孩子可以踩在这些人的肩膀上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