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学生的官方权威如此重要?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有那么大的官方权威?天下有民,官有面子!一直叫“你”是没错,但是“你”在意当学生干部吗?♬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不都是有人的地方吗?虽然说中小学应该只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但乐园里从来只有孩子,还有家长、家人、老师和社会。
一个“官”字,长着两张嘴,头上戴着一顶官帽,给了你权力,但你用权力干什么,为什么用才是关键。不为侍奉,只为官职,谁给你尊严和服从?无非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上有好,下有坏!学生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不可能凭空摆出一副官方架子。他一定是效仿了,效仿了。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需要深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
你是不是一直都高高在上,不走入学生的行列?难道你不想事事亲力亲为,然后吩咐手下或者派一个学生干部来完成吗?不想跑久了,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心安理得地浪费别人的时间?
除此之外,你是不是层次感严重,凡事不敢越级?对领导谨慎恭敬,对待下属有风度有礼?这一切自然形成了这种“官”场。先生曾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路就成了路”。
在大学的时候,我问的问题没有所谓的官方权威,大部分工作还是在为学生服务。与老师和外部组织交流的机会较多,更适合善于社交的同学参与。
文化使然。
官方权威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我们最早没有民主、平等、博爱观念的早期社会,官权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凡是尊重官权的人,都尊重官权制度以下的社会制度,让社会有了有序运转的基础!
这一制度的形成,也得益于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恰恰适应了这种官僚体制的运行。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相互补充,形成了我们的国家。封建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也是全世界人类文明开始起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在百家争鸣中争辩说,欧洲国家也是各种宗教的发源地。在这个分水岭阶段,秦始皇出现,一统天下,最终导致了儒家文化的胜利。事实上,如果没有秦始皇,或许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绝大部分都会出现在中国!当时欧洲国家还处于分裂状态,各种思想混杂,最终基督教文化胜出。
千年儒家文化的浸润,让这片土地上众生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模糊。它是一种为统治者服务的文化,使官方的权威越来越深厚。直到今天,我们骨子里还是这样,对官员的敬畏依然不是制度框架内的,而是骨子里的阿谀奉承。从小就是这样。小学里不是还有干部还收受学生的贿赂吗?大学生不只是有官职,而是骨子里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