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要求越来越规范是真的,但全面“叫停”是不可能的,不仅不会全面叫停农村自建房,而且还会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就拿江苏省来说,今年5月份,出台了《江苏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在2023年6月份之前,完成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其中C、D级的自建房是排查的重点,会采取加固、原地翻建、选址新建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按照目标,江苏省要在2022-2026年的五年时间里,完成全省50万户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1980年之前建的农村住房改造。并且配套相应的资金补助,分为6个档次,1-2档奖补2万元/户,3-4档奖补2.4万元/户,5-6档奖补2.8万元/户,如果当地是产粮大县的,可以额外提高1万元/户的奖补,属于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危房改造,又可以额外获得1.5万元/户的资金扶持。多重政策加持下,相信江苏农村自建房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关于农村自建房的问题,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突破60%,为了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近年来对三农领域的扶持力度越来越明显。农村通电、通水、通路、通网、通气等不断推进,柏油路、水泥路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农村垃圾分类、转运等方式也积极落实中。2021年12月,国家层面发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从多个维度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为农民的满意度谋福祉。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中,住房条件的改善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居住条件较差的自建房,必然是改造的重点,自己有意愿翻修,符合要求的自然会得到支持。
二、农村自建房安全标准化会逐步推进
今年4月29日,湖南长沙一处自建房出现倒塌,造成53人失去生命,这是惨痛的教训令人惋惜,自建房安全问题大排查刻不容缓,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农村建房没有标准,之前还流行预制板建房。随着政策对农村自建房的关注度不断升高,各地对农村自建房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楼层高度不超过3层,不得随意变更自建房用途,不得将自建房自由买卖。使用框架结构自建房越来越多,如果处于地震带的,农村自建房的要求会更高,比如江西九江地区,不少农民将自建房的标准提升至抗震7.0级。农村自建房考虑安全的因素增多,如果自家之前建的房子有较大安全隐患,主动上报村、镇,并得到核实确认的,不要说翻修,就是原址重建都比较容易批准。

三、农村自建房审批制并没有变化
在我国,土地只有两种归属形式,一种是国家所有,另一种是村集体所有,城镇土地用来建商品房时,开发商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但必须通过上级审批。通常情况下,农民有新建、重建、翻修住房需求时,需要到村小组提出申请,村、镇两级单位同意,然后再到县级备案,只有一系列流程走完后,才能正式动工。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核实时,会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的要求,建筑面积超标准的,也同样不会过得特殊照顾。所以,农村自建房想翻修或者重建的,一定先要按照流程提交申请,所有流程正常走完后,后续开工就是合法的。
四、农村自建房翻修需因地制宜
目前,关于农村的自建房,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部里拿出大的方向,然后各省、市、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拿出细则,然后层层下发指示,最终在村、镇落实上级指示,这也是为何各地对农村自建房的要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比如江苏地区不少农民反馈,自己有建房需求,可是很难获得上级批准。而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农村自建房按照流程提交申请,只要符合要求的,基本上会得到允许,这种差异跟当地的大方向有关,江苏、山东等地,之前推行“合村并居”,对农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走的路线却不一样,并不推行“合村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