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闰2月,老人说明年“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是啥意思?
双春年有:“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的说法,明年首尾两端都是立春,再加上“一龙治水”,雨水充沛,农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农耕时代,牛在农事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以食为天,为了抢农时保春耕,牛就成了农民的帮手,省下不少力,提高效率。
每到农忙时节,田野里就可以看到牛在耕地,一般来说,地里一头牛就够了,但有“十牛耕地”的景象,说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需要更多的牛参与春耕。
写在最后
古人留下“一龙治水,十牛耕田”这句话,具有深刻意义,并一直流传下来,不是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3年闰2月,也就是按农历计算,要过两个二月,这是由天体运行和地球运转之间的差别所造成的,一般5年之中会出现2次有闰月的年份。
在民间流传的农事年历表中,每年有几龙治水?或者是几牛耕田、几人几锄等?诸多的农事现象,在列表中都注有详细说明。
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这是啥意思呢?
遇到“一龙治水”的年景,就是说在这一年里,天庭之中负责为人间降雨的龙,只有一条,其余的龙子龙孙都不参与降雨的管理事项。这样一来,专门从事治水(降雨)的龙王,因为工务繁忙,就抽不出功夫到人间视察旱涝情况,也就掌握不到第一手材料。但是,又怕降雨少了,给黎民百姓造成干旱。所以,就时不时发布降雨命令,这样一来,往往会给凡间的百姓造成大雨大涝或洪水灾害。
所以,老百姓就总结出这么个经验,每当遇到“一龙治水”的年份,这一年里的降水量,要比以往年份都大许多,容易出现大涝天气和洪水灾害。同时也提醒人们,在“一龙治水”的年景,要提前做好防水排涝措施,以免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因为是“一龙治水”,在这一年里雨水较为丰沛,土壤墒情也较好。又因为在过去人们种地,没有现在这样的农耕机械,只能靠耕牛下田劳作。所以,每到春秋大忙季节,收获庄稼,运送土肥等繁重的体力活,自然也都离不开牛拉人挑。特别是播种之前,土地都要深耕细翻,犁镂耙耙,哪一样也离不了耕牛参与。
庄稼的种植和收割,都有严格固定的时间节气,即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因为雨水较大的缘故,庄稼人就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抢时间收获,又要争分夺秒地赶紧播种。
像这样高密度的抢收抢种,不是一两头牛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必须是“十牛耕田”齐上阵,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这里所说的“十牛”,也并不是指十头牛,而是指多头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