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太平天国,虽然有利用洋人之处,但是都蔑视洋人,当然蔑视洋人的后果很严重,但是另一方面说明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奥斯曼帝国就不同了既有突厥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还有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甚至民族之间都是世仇。毫无凝聚力。

满清时期虽然满人数量不多,但是统治者一直提倡满汉一家,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上下人心的凝聚力非常强。反观奥斯曼帝国,突厥人和阿拉伯人本身很不友好,穆斯林还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也是斗的不可开交。在加上西方的分化很快分崩离析了。奥斯曼主体突厥人只能龟缩到了小亚细亚本土地区。
民族英雄力挽狂澜
清政府能保住新疆和西藏,左宗棠居功至伟,朝廷没有军费,左宗棠贷款打仗收复新疆,63岁高龄抬棺出征,抱着必死之决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遗产。否则今天成都和西安就不是中国的中心和三线了,就成了边境重镇了。
土耳其也出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凯末尔,他是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但是他还有一个称呼“消灭了本国文化的爱国者”。同时期晚清提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全盘西化。凯末尔的全盘西化思想和胡适很相像,这是得不偿失的。

奥斯曼帝国身处西亚,是欧洲和东方交流的十字路口,而且还在欧洲列强的眼皮底下,地缘环境也不允许有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存在,西方一有机会一定往死里整奥斯曼帝国。但是清朝距离英法列强万里之遥,清朝的地缘环境比奥斯曼帝国有优势。
奥斯曼帝国和大清相比,文化认同不占优势,主体民族不占优势,地缘环境不占优势,当权者的认识不占优势。这就是奥斯曼帝国被肢解,而清朝能基本保全的原因。
你错了。
清朝同样被肢解了,只不过没有像奥斯曼那么惨而已。
按照西方标准,朝鲜、越南、蒙古、尼泊尔、缅甸、哈萨克等这些附属国或者势力都可以算清朝领土的。中法战争后法国明确要求清朝放弃越南的宗主权就这这种思想的产物:如果不放弃越南宗主权,按照西方标准,理论上清朝是有越南领土的声索权的。西方的那些所谓“大帝国”就是这么来的。而现在,这些国家已经分裂出去独立了。更别说还有被俄国吞并的外东北、被日本吞并的琉球群岛了。
所以,清朝实际上同样被肢解了。
奥斯曼土耳其曾经的辉煌也很耀眼,持续了600多年,陪伴了明朝的崛起与灭亡,也陪伴清朝走完了最后的生命历程。
面对近代工业革命浪潮时,同样跟不上时代的两个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和清朝,最后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奥斯曼被列强肢解为40多个国家,清朝则基本保存了疆域。原因何在,尔朱少帅为您道来:
【一、地理位置很重要,地缘政治环境的不同,使得列强对清朝和奥斯曼有不同的诉求。】
国家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就比如日本,面积不大、四面环海、远离强国。历史上只有他外出打劫,没有别人打劫他的机会。美国的位置也绝佳,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打成一锅粥了,美国政客们还可以慢悠悠讨论,咱们要加入哪一边,才能捞更多的好处呢?
【清朝】咱们老祖宗挑选建立国家地方,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哦。两面大海,一面大山、一面草原。面积够大,资源丰富,天敌也不多。这位置,有了发展为大国的充分条件。雄起时,向四方宣扬国威;衰弱时,也可以自保一时。
即使在清朝最衰败的时候,没有真正有能耐全面侵占清朝的国家。那时日本刚刚崛起,有心无力,占据朝鲜和东北就够消化好长时间了。俄国陆地距离实在是有点遥远,只能看着地图流口水,派遣少量军队,蚕食居民不多的苦寒边疆,已经是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