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史:山东猛将遍地,为何没出现过“鲁系”军阀?
中国近代军阀是怎么来的?
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那,由于乾隆任内挥霍得太离谱,导致到了乾隆晚期地方上就已经很难在阻止白莲教做大了。
如此一来,到了嘉庆一朝,为了镇压白莲教,朝廷不得不放权给地方,让地方自行组织团练。
所谓团练,说白了就是地主的私人武装,这就给地方拥兵自重提供了条件。
到了清末,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瞬间席卷南方,曾国藩,吕贤基等人纷纷回乡组织团练,这就是最早的地方武装湘军和淮军。
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还曾与慈禧爆发过权力斗争,最终曾国藩妥协请求裁撤湘军。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曾国藩暗地里依旧指示李鸿章继续编练淮军,而这支淮军可以说就是后来北洋军阀的基本盘。
袁世凯之所以能有之后的成就,除了他自身审时度势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淮军背景。
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出身书香门第,但他对考试显然没啥天赋,投军后就跟着吴长庆去了朝鲜,这个吴长庆就是淮军一系的。
虽然袁世凯在朝鲜主要的任务就是练兵,但如果不是他有着淮军的背景,李鸿章怎么可能将新兵的编练交给他,如果帮大清编练新兵的不是袁世凯,袁世凯又怎么可能有后面的成就。
淮军成就了袁世凯,袁世凯对淮西出身的将领自然也就很看重,冯国璋、段祺瑞这些后来搅动风云的大军阀,哪一个不是淮军出身?

除了出身淮军的外,中国近代军阀的出处还有一个,那就是袁世凯在担任北洋大臣期间督办的军校,什么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后来的保定军校)、天津武备学堂,还有各地地方武备学堂。
从这些军校毕业的人自然就属于袁世凯一系,所以其中比较出色的肯定会被袁世凯重用,成为军中的大佬,而袁世凯死后,这些同样手握兵权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军阀。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曹锟、吴佩孚。
最后就是比较特殊的,凭本事被认可,代表人物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身为兽医,虽然在清朝时期他就在东北组织剿匪,但真正崛起还是在徐世昌主政东北期间,徐世昌可是袁世凯发迹之前就跟着袁世凯的人,所以张作霖也完全是袁世凯一系的。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凯复辟时,张作霖还是为数不多表示支持的军阀之一。
当然,由于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这些北洋大佬的手下也同样有机会割据一方。
冯玉祥、王占元、张宗昌、于学忠、徐树铮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就连冯玉祥手下那个叫韩复榘的小兵都在老蒋那混了个山东省主席。

由于袁世凯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北方也是当时的权利中心,所以“皖系”、“直系”、“奉系”几个大军阀都在北方。
而南方则主要是以省为单位的地方军阀割据,南方的军阀基本也都是从各地武备学堂中出来的军人组建的军政府。
比较著名的像早期的“滇系”,和五省联军总司令“东南王”孙传芳。
“滇系”代表人物是蔡锷、唐继尧、龙云,巅峰时期控制着云南、贵州加上四川大部分地区。
孙传芳虽然有着留学日本的背景,但他却不属于“皖系”,反而是“直系”军阀的代表人物。
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广东的陈炯明、陈济棠,湖南的唐生智等等。
全国军阀大混战,四川军阀小混战,四川从头乱到了结束。

山东为什么没有出现“鲁系”军阀?
是不是因为山东没有出现过什么牛人?
显然不是,别的不说,上过《时代周刊》的那个吴佩孚就是山东人,但他确属于直系军阀。
其实,只要看了前面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出在哪了。
上面说过,袁世凯担任北洋大臣时弄了很多军校来替自己培养军事人才。
乍一看有点新式军队的味道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只要从军校毕业就能在北洋军中担任重要职位。
可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已经在北洋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会把自己家乡的人举荐到军校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