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史:山东猛将遍地,为何没出现过“鲁系”军阀?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同时扶持自己的势力,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直接分裂的原因就在此。
所以其实北洋新军的本质其实还是一支裙带关系复杂的旧军。

我们都知道袁世凯担任过直隶总督,但别忘了文章开头我说过袁世凯在揭发了戊戌政变后获得了慈禧的赏识,被升任了山东巡抚。
山东巡抚才是袁世凯发家的地方,是袁世凯真正的大本营,加上后来的直隶地区,这些地方出来的军官自然就是袁世凯的嫡系,不会再出现什么山头。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迅速分裂,其中袁世凯的这支嫡系部队就是后来的直系军阀,其中山东籍的北洋将领自然也就认为自己属于直系军阀,吴佩孚就是直系军阀的代表人物。

山东虽然没出现过“鲁系”军阀,但土皇帝还是不少的
上面说过北洋军阀时期就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
袁世凯死后,两次府院之争后,皖系代表段祺瑞成为了北洋政府的实际掌舵人。
随着冯国璋病逝,直系在曹锟、吴佩孚的带领下发动了直皖战争,段祺瑞下台。
皖系长久不了,直系自然也别想好过,很快,两次直奉战争,主角变成了趁机发动政变的冯玉祥。
被捡了果实的张作霖自然不甘心,把张宗昌派到山东,联合南方军阀、山西阎锡山把冯玉祥给围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山东出现了一代头目,张宗昌。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宗昌被张作霖派到山东,此时的张宗昌虽然还隶属奉系军阀,但实际上已经是封疆大吏了。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宗昌害怕势如破竹的北伐军,向张学良请求出关,结果张学良怕被这位功勋老臣取而代之,于是拒绝。
最终张宗昌率残部五万余人被白崇禧包围,张宗昌无奈出逃日本。
张宗昌时代结束。
时间来到1928年底,身为冯玉祥“十三太保”的韩复榘被任命为河南省省主席,但很快又被罢免了。
韩复榘和冯玉祥产生嫌隙,并萌生了投靠革命军的想法。
1929年5月22日,韩复榘通电,接受老蒋对他的第三路军总指挥的任命。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韩复榘率部开赴山东,于同年9月被老蒋任命为山东省省主席,山东从此进入了韩复榘执政的二代头目时期。
这一时期的山东虽然名义上隶属南京政府,但实际上由于韩复榘是西北军降将,又在山东拥兵自重,老蒋并不敢过于刺激这位封疆大吏,所以这一时期韩复榘和南京政府的关系属于听调不听宣。
韩复榘在山东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抗战时期,徐州会战期间由于韩复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消极抗日,要知道当时抗日是唯一的主旋律,韩复榘此举自然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老蒋看准机会,在开封随便开了个会就把韩复榘给枪毙了,一次性解决了这个在山东统治了八年之久的土皇帝。

结语
山东没能出现“鲁系”军阀可以说是必然,因为在袁世凯时期,直鲁本就是一家,都是袁世凯的大本营,袁世凯死后由于直隶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几大军校都在直隶地区,毕业将官对直系很认可,所以干脆就叫“直系”了。
和山东人做事稳中求进的思想有关。山东,自古称为“孔孟之乡”“礼义之邦”,儒家文化盛行,只知忠君报国,脚踏实地。各方面人才辈出,善做事,不喜谋划。民国时期,山东小军阀没有长远谋划,不能进退自如;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所以形不成“鲁系”。
以上纯属一己之见,绝无诋毁之意。
怎么没有啊?先有张宗昌,后有韩复榘,这二位都是山东的军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