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三说;“随便喝酒,那是酒鬼,我是慢慢品酒,我是酒仙。”
冯三媳妇说:“你可拉倒吧,要是没有我看着你,你的骨头渣子都烂没了。
一晃冯三50多岁了,他还没退休,现在单位把他外调到离家很远的地方,看铁路道口,一去就是半个月不回家。冯三媳妇儿也退休了,每当冯三去上班的时候,她就跟着他同去,给他洗衣做饭,照顾他的情绪。
别人对冯三说,看你这班上的:上一个班,还搭一个人。
冯三儿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做饭,我挣的钱都给她,她是为了自己考虑,我是他的财神。我一分不留。”
冯三儿媳妇说:“听听你这没心没肺的话,这半辈子我对你精心照顾了,你还不领情!”
冯三笑着说:“好不好?不用说,谁都不傻,我都心知肚明。”
两口子就是这样:嘴上嫌弃着,甚至打骂着,但是感情却融入在骨血里,分都分不开。
我见过有酒瘾的人是我的邻居。
我邻居是个男的,当年四五十岁,每天要喝三顿酒。
由于常年嗜酒,他脸色发紫,说话结巴。
农村人当年也就在家种种地,没啥大事。
早上三四点钟他就起床,然后骑着老破的自行车到镇上喝酒。
不在乎下酒菜,一碟花生米或是两个鸡爪,可以吃上小半天。
回来的时候,总要带上两瓶,一瓶中午的,一瓶留着晚上喝。
他家里从来不多囤酒,因为怕酒瘾上来了,把酒都喝完了,就没了下顿,毕竟家里也不富裕。
每次他在家喝酒,摆起龙门阵,周围的邻居就围着他们家的饭桌闲聊。
当时的情景,也成为我童年时光,对乡下生活的美好回忆。
他老婆孩子也不太管他喝酒的事,只是偶尔说几句:好了,差不多了,少喝点。
这个邻居生了个好儿子,当年高中毕业,被村里人推荐做了村干部,现在已经当上了公务员。
他一生嗜酒如命,也没干成啥事。
五十岁那年,刚成家的儿子对他说:你尽管喝酒,家里的事情全部我来。
从此,更是每天小酒一口,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后来有一天,他中风了,跌倒在乡下的沟渠了,幸亏村里有人看到了,他儿子及时赶到,本来早就没命了。
有了这次经历,他儿子就不太允许他再这样喝下去。他也收敛了很多,每天只在晚上喝一小口。
这位邻居今年也七十多岁了,现在也经常能碰到他。每次总感觉他精神状态要比同龄人差很多。
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吃的东西也多。希望这位年轻时有酒瘾的邻居,多吃有益身心的东西,多多保养身体 ,多享受几年天伦之乐。
我父亲就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是既抽烟,又喝酒。在缺盐少醋的年代,父亲是宁盐少买一代盐,也不肯断了他的这两样爱好。为此,母亲一哭二闹三上吊,无奈,父亲只好狠心戒了烟,但酒说什么也不戒。母亲虽然没取的完全胜利,但好在父亲节省了一件生活开支。父亲虽然妥协了,但他感觉虽败犹荣,因为他也坚守了自己的部分阵地,那就是景芝白干的空酒瓶子,仍会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当酒瓶空了,我们兄妹六人,会被父亲轮流分派着,去廖家再灌满。
如今,父亲己年高84岁,至今仍是习惯如昔。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别人是刷牙,父亲是喝酒。拧开酒瓶,就喝上两口。吃过早饭,出去转几圈回来,说说街巷新闻,打开酒瓶,又是几口下肚。中午饭不必说,自然离不了酒的陪伴。半下午3,4点钟的时候,父亲也要加个班,来个酒虫穿肠过。到了晚饭,父亲必是喝的半醉半醒,早早的就上床休息了。母亲时常向我们兄妹抱怨,父亲喝酒无度。尤其是晚上,经常喝的上不了床。母亲瘦小多病,拖不动父亲,常常是急的哭鼻孑抹泪的。有次冬天晚上,照例父亲又喝醉了,夜里起来如厕,不小心被滑倒了,碰在墙上,摔的头破血流。母亲没办法,只好打电话,把住的最近的三弟喊过来帮忙。三弟来的时候,父亲还在雪窝里埋头大睡呢。
父亲嗜酒如命,除了醉酒无法上床外,身体其他机能,都非常好。去年在县医院体检的时候,连医生都夸他,说父亲身体硬朗,内脏功能都很好。在他这个年纪,确实少见。
我见过有酒瘾的人,老是惹祸,他就是我女婿,这些天我和我女儿正郁闷呢。
他是做生意的而且生意做得挺好,但却是一个穷光蛋,是个负翁,赚的钱全是请客喝酒、唱歌花掉了,还借钱消费,一个晚上最少消费三仟,有时五、六仟,他有个群有一千多号人,几乎每天有人约酒,前几天消费了近二万是合伙人投资的钱,还玩失踪,他是专业人才没有他生意还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