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快攻下整个欧洲,却突然停手?
德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就那么多,就像蛇吞象,自身就那么大一点,偏偏要去吃个大物件。虽然有些国家是打嘴的肥肉,但是德国需要军队去占领,去防御,中后期由于占领的地方太多,战线又拉得太长,德国也感到力不从心了。
中国有个故事,说的是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说的也是德国占领欧洲这样的道理。战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德国两线作战,战线拉长,防线扩大,在占领区又分兵把守,这大大削弱了德国的锐势。
德国是把几十年的、几代人的事,拿来希望几年就完成,这可能嘛!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所以,在占领区,出现很多间谍、反叛军、抵抗武装,而前线,兵力不足,后勤供应紧张等等原因,使德国不得不放缓脚步,希望重新调整部署、保证后勤、缴灭占领区的反抗武装再去占领。
综上所述,不是德国想突然停手,是现实逼迫它不得不停手重新调整兵力,保证后勤供应,制定新的作战计划等。
德国人是在攻打英国未果的情况下,才对苏联发起进攻的,英国是因为有英吉利海峡阻止了德国的铁骑,在德国人眼中,在欧洲也只有苏联和英国才是他的对手,所以想一心除之。并不是心存善念,对英国的进攻其实持续了很长时间,英国强大的舰队也是德国进攻英国失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