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古巴,他们真实的样子是这样的:
2020年年底来到古巴哈瓦那港,这次有点不一样,有很多改变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
我记得第一次来这个国家的时候是2010年,那个时候的古巴,中国人下去当地,始终以外国人的身份被对待。
在当地购买任何东西,你都会被问到哪国人。一旦她们知道你是国外来的,他们就会为你指引方向,让你去隔壁商店买东西。

那时的哈瓦那,买东西有两套系统,一套是专门针对外国人的,一套是针对本国人的。就连使用的现金也是有两套钞票。外国人和本地人使用的面值,标准都会不一样。
那个时候,我觉得非常不方便。作为一个国外人,特别是我们这些船员,一般身上有的现金,要么是人民币,要么是美元或者欧元。
可这些现金在当地通通不能用,尤其是美元。而我们船员偏偏有很多美元,毕竟美元还是国际通用货币。
没办法,人家不认美元,我们也只能借一些欧元去当地兑换现金。兑换现金是我们最头疼的事,在我们船员的圈子里,经常有一句话:走在国外,换现金就是换陷阱。

还别说,真是这样,我们当时拿着欧元去当地兑换现金,按照当地的兑换比例,我们1欧元只能兑换28古巴比索。要是去海员俱乐部兑换当地现金的话,1欧元只能兑换25比索。
每个场所兑换的比例都差别很大,第一次来的时候,船员们都不知道,被坑了,我们也就认了。后来,多次到这里,对这里熟悉后,知道这里有那种老板专门换欧元的,他能1欧元兑换50古巴比索。
如此大的差距,让我们一开始都不敢相信,担心遇上假币,同事大胆地换了一些后,在市场上能够正常使用,我们全体船员才和那个人兑换了一些欧元。
换钱这事我记得非常深,两套钞票系统,被人特别对待。虽然不是歧视,只是外国人在当地购买东西,价格上要比当地人贵一些,但是这种操作方式,真的很特别。

不过,2020年,我再次来到这里,当时正好也是当地过年时期,我们到街上玩。这一次的体验又非常的有趣而魔幻。
这次来,当地竟然没有了钞票两套系统的说法。原来,他们就在2020年1月1日取消了两套钞票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下去购物,能够和当地人有平等的货币价值了。
不过,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我觉得当地人也是够幸福的。
因为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当地的九成商铺,商场都是国营商铺。也就是说,当地的商场,商店都是国家在运营,并不是私人的。
当地人在当地购物,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物价会随便上涨,另一个好处就是,国家运营的商品,价格都不会很高,基本在成本以上一点点盈利。

很多人就在想了,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就会出现很多人大量购物,然后打包去别的国家卖呢?你错了,当地人购物也是有额度的。
当地人手里,人手一本小本子,本子都是用来记录你买东西的记录,每个人,每个月购买的东西是受限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过去使用粮票的意思。

这就是他们国家的平均分配方式,每个人不可能多买,每个人也不会高价买到东西。每个人的物欲需求是一样的。
没去当地可能很难感受到他们穷而快乐的状态,尤其是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他们会和你高兴地打招呼,也会给你跳一支舞。如果你是女孩子,当地的男人一定会围过来,然后问你是不是中国人,当得知你是单身,下一句话问你为何不交往一个古巴的男朋友呢?
和当地人玩在一起就是很舒服,很放松的样子。
虽然整个古巴迷茫在老旧城区里,街上的卫生环境也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真的活得很自在,活得很自我。来往的车辆非常少,偶尔会有几辆自行车以及人力拉客车,也会出现几辆老爷车。他们有自己的工作,虽然工资很低,但是他们完全不关心自己的工作。